百亿美元投资,说停就停?



巴加莫约港

曾经的“兄弟”坦桑尼亚为何突然变脸,让中坦合作的巴加莫约港项目一度搁浅?英日两国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中坦友谊的黄金时代

中坦两国自1964年建交以来,开启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历程,同时也带动了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更是解决了当地的基本温饱问题。

毕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坦桑尼亚的困境感同身受,在合作期间,不仅向他们提供大量的物资援助,还传授坦桑尼亚人民农业技术,以便让他们提高自身的农业生产力。



除此之外,中国还出资扶持当地的企业发展,投资建设基建设施,这些援助并非简单的施舍,而是基于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兄弟的真诚友谊。



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坦赞铁路的建设,这条铁路全长4000公里,不仅使坦桑尼亚与其他非洲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更是中非友谊的代表,见证了中坦两国携手共进的“金色年华”



时间来到2013年,坦桑尼亚总统意识到巴加莫约港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该港口地理位置优越,曾是重要的贸易枢纽,但基础设施老旧,急需改造升级

坦桑尼亚政府希望能够将这里打造成非洲最大的港口(巴加莫约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可是这个梦想并不容易实现,需要巨额的资金、完善的技术、以及对应的设备设施。



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坦桑尼亚再一次的将希望寄托于中国,中国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评估,结果显示,要想打造这个项目,需要的资金最少也得百亿美元的资金。

尽管资金数量巨大,凭借两国之间的关系,中国还是决定支持坦桑尼亚,为他们提供了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没过多久,两国就签订了合作协议,得到了中国的援助这个项目很快便开工了。



中坦签署巴加莫约港开发协议

同时这一行为,让坦桑尼亚的总统备受感动,为了彰显诚意,坦桑尼亚主动提出了港口建成之后,将赠予中国99年的使用权

对于中国来说巴加莫约港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合作,更是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展进度。



而中国之所以愿意帮助坦桑尼亚并非是简单的利益交换,其中更多的还是中国对非洲发展的长期承诺和对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视,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可是原本稳稳的百亿投资,为何被坦桑尼亚单方面叫停了呢?



单方面毁约

随着巴加莫约港的顺利建设,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也是不断增长,而这也引起了英日两国的担忧,他们担心如果不遏制住中国的发展,自己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于是,英日两国便开始背地里采取行动,他们通过向坦桑尼亚政府抛出“橄榄枝”,并且承诺会有更好的资金支持,前提是要放弃中国的援助。



他们的行为无异于是想挑拨中坦之间的关系,英日两国给出的承诺虽然诱人,但实际上却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一旦坦桑尼亚答应下来,估计这个承诺也不会实现。

要知道,英日两国的主要目的就是阻止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扩张,而坦桑尼亚的发展会如何,他们毫不关心。



经过长时间的挑拨,坦桑尼亚的总统马古富力的立场也有些飘忽不定,他不知道该选哪边,可是两边他都不想得罪。

眼看有了初步效果,英日两国也开始拱火,并且表示如果不同意,就会与他们断绝合作,面对这样的威胁,坦桑尼亚也是做出了惊人决定。



在后续坦桑尼亚开始以各种理由阻碍项目的正常进行,最终中国方面做出了一定妥协和让步,但是这并没有换来两国的继续合作,最终坦桑尼亚还是决定与中国断绝所有合作,转身投入到了英日的怀抱。

这个决定过后,巴加莫约港的项目很快就停工了,中国不仅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中坦两国关系也开始直线下降,一度跌入了冰点。



坦桑尼亚的“变脸”行为,难道他们自身真的不知道英日两国的动机吗?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的真心实意吗?

而当坦桑尼亚得知后面的结局,他们又是否会后悔当初自己所做的决定呢?



后悔当初的决策

随着坦桑尼亚“变脸”,巴加莫约港项目也遭到了停工,同时当初对坦桑尼亚做出承诺的英日两国也没有了后续,至今迟迟没有兑现。

这样的处境,也让原本在中国的帮助下经济发展出现好转的坦桑尼亚再次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这样导致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以往的决策。



除此之外,坦桑尼亚本来就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是由于缺少开发技术,一直都无法动工,要知道,这些技术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愿意提供呢?

在扭过头看着那半途而废的巴加莫约港口,坦桑尼亚可以说充满了悔恨和无奈,原本稳稳的合作共赢,却被他们亲手葬送。



同时也让他们看清楚了英日两国的真面目,他们最终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帮助坦桑尼亚的发展,只不过是为了遏制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发展,做出的政治考量罢了。

可是造成这一结局的罪魁祸首还是他们自身,从这次事件中,不难看出坦桑尼亚在做决策的过程中,缺少长远的远光,太过于重视眼前的短期利益,从而将与中国长期合作带来的利益抛之脑后。



还有就是他们对英日两国的承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轻信了他们的空头支票,最终导致上当受骗。

最重要的是,坦桑尼亚单方面撕毁协议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坦之间的互信基础,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坦关系的未来走向

直到2021年,坦桑尼亚的新总统哈桑上任,她意识到修复与中国的关系至关重要,为了挽回中国的信任,她主动访问中国,希望能够重启巴加莫约港项目的意愿并且为前任政府的鲁莽行为表达了歉意。



坦桑尼亚的现任总统哈桑

要在正常人身上,就相当于给了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的,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一样,但是我国并没有太计较,面对坦桑尼亚的请求,我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最终同意了重启项目的意愿。

虽然两国在之前信任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但是中国愿意再给坦桑尼亚一次机会,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更是彰显了中国对非洲地区发展,以及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视。



随着巴加莫约港项目重启,双方在新的合作框架下,更加注重沟通和协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中国再次派出技术人员和设备,投入资金,帮助坦桑尼亚建设这个重要的港口。

当然,我们也希望坦桑尼亚能够吸取之前的教训,以更加务实和可持续的态度发展,不要听信外部的谗言,从而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大好前途。



要知道,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不管是沟通还是合作,都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在非洲地区进行的援助和投资,从来都没有干涉对方国家内政和不附加政治条件,毕竟中国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政治目的,而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巴加莫约港项目的重启,标志着中坦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也为中非合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我们也希望中国与非洲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结语

坦桑尼亚的经历告诉我们,短视的决策和对外部势力的盲目信任,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而中国的行动则表明,真诚的合作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带来真正的共赢。



中非合作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始终是非洲国家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致力于推动非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