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者:拾光行古今 素材:旧社会太监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宦官,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人们对这个群体总是充满好奇,想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细节。这篇文章将讲述中国最后一位宫廷侍者的人生经历,展现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

光绪三十四年的秋季,天津静海县吕官屯沸腾了。这个仅有二三百户的小村庄,因为迎来了一位显贵人物而举村欢庆。这位贵人是隆裕太后的大总管,官居三品,人称小德张。他此次回乡,大摆宴席,让全村吃三天肉包,还请来戏班演出,重修庙宇。

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观看这位「朝廷红人」。有传言说,连县太爷见了他都要点头哈腰,还因为喝了他赐的酒醉倒在桌下。人们震惊于一个渔民的孩子竟能平步青云,成为高官显贵。



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个叫留金的六岁男孩,对这一切印象深刻。他听说小德张十二岁就只身闯荡京城,如今已权势滔天。

四年后,留金一家遭遇不幸。地主欺凌,他们流离失所,贫困交加。留金想起了小德张的经历,下定决心要去宫中谋生,解救家人于水火,为父亲讨回公道。

在刘金的坚持下,他父亲不得不答应帮他完成入宫前的准备。因为家境贫寒,请不起专业人士,只能由父亲代劳。那个不堪回首的时刻,留金躺在土炕上,被绳子固定住。他父亲泪眼模糊地拿起剃刀,颤抖的双手挥下。留金痛苦地喊了一声,随即昏厥过去。

手忙脚乱中,想起之前向邻村一位太监家属打听过的止血方法,赶紧拿起准备好的棉花往孩子伤口上按压,想要止住血,但一点作用都没有。

留金身下的白纸已经被血浸透,眼看着血流不止。

这时大门被猛地推开,留金的大伯匆忙赶到。他刚从邻村打听来了更详细的止血方法,拿出上等香油用大火烧热,放入花椒炸至焦黑,然后捞出,等油凉却。

就像在厨房炸花椒油的做法一样简单。

这种油虽然能止血,但不能直接涂在伤口上,因为会随血液流走。正确的方法是用糊窗户的毛头纸,蘸上花椒油后贴在伤口处,反复更换敷料。

留金的父亲哪里知道,他这样胡乱操作,不仅差点要了儿子的命,还给孩子留下了终身的毛病。



虽说清朝太监必须净身,但也要留一点余地。如果全部切除,伤口愈合后皮肤会向内收缩,上厕所时会很麻烦,会形成「扇子面」,把裤子弄湿,实在不体面。

留金因为私下净身,手法不专业,落下了体味的毛病,几天不洗澡就会有一股异味。所以当了太监后,他必须五六天就洗一次澡,还要擦「林文艳牌」花露水和一块大洋一小瓶的雪花膏来遮盖异味,走路时都能闻到他身上的香味。

难怪有人骂太监时会说「臭太监」。对此,受尽苦难的太监们常会反驳:「你这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不得好报!」

说回那锅花椒油,还有另一个重要用途——炸留下的「命根子」。这是太监净身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仪式,也是历代相传的规矩。

炸制时火候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因为只有被炸至适中的「命根子」才能固化,用纸包好长期保存。太监们相信,临终时必须与「命根子」一同下葬,才算完整的人,才能心安理得地去见祖先。

有些人为了保管好这个「命根子」,苦心经营了十多年。

《钦定大清会典》明文规定:严禁民间私自净身,违者处斩。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在专门机构,由「刀儿匠」进行手术。

光绪二十六年以前,北京城只有两家垄断这门生意: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家,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家。这两家专门从事净身手术。

净身手术看似不复杂,为什么只有这两家能做?

当时能进宫当太监,主要还是靠关系。这事儿说来有意思,像毕家的家主在内务府会计司当了个七品官,还有位人称「小刀刘」的六品太监净身师,连李莲英都是在他家做的手术。

这两家每三个月要给内务府输送四十名太监,净身的活儿基本上都是他们在做。选人也很有讲究,得先看看这人适不适合当太监。



首先年龄得在六岁到十八岁之间,人要聪明伶俐,相貌端正,身体健康。宫里伺候的都是贵人,可不能要那些傻头傻脑或者毛手毛脚的。看看老照片就明白了,能在宫里站稳脚跟的太监,个个都很体面。

但光是条件合适还不够,还得有钱有门路才行。清朝后期每年就招一百六十个太监,跟明朝末年九万多太监的盛况完全不同。对穷苦人家来说,能送儿子进宫当太监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遇到荒年,来京城的人多了,光是报名就得花五十两银子。这价钱还会随行情涨,最贵能到平常价格的三倍。到了庚子之后,新太监都得顶替别人的名额,花的钱比捐个监生还多。

手术完成后,那个「命根子」得留在刀儿匠那儿,和签过字的「净身契」一起放进装满石灰的盒子里保存。这盒子叫「升」,外面包着红布,写上此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挂在专门的房间里。这是取「红布高升」的寓意,希望进宫后能飞黄腾达。

等太监年纪大了,想把「宝贝」拿回来,还得给刀儿匠一笔钱。如果这太监在宫里混得不错,赎回仪式就得大办特办。那天要放鞭炮,带着养子或徒弟们去祭拜父母,在坟前痛哭流涕,说「父母给的血肉,儿子一直记在心里,今天总算取回来了,也算是重新认祖归宗」。

最后把净身契烧掉,算是重新做回完整的人。要是不赎回来,会被人说不男不女、不孝不道,据说连阎王都不愿意收这种「阴阳人」。

看着满屋子挂着的红匣子,不禁让人感慨。这些盒子背后,承载着毕家和刘家源源不断的财富积累。

他们创建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精明。那些手艺人即便遇到经济困难的顾客,也有办法继续做生意。

这两家采用了特殊的记账方式,从太监入宫后的收入中按月扣除本金和利息,有些人甚至还了十几年才还清债务。

为何需要这么长时间?难道进宫后赚钱不容易吗?事实上,很多人误以为进宫就能够飞黄腾达,但真正发达的寥寥无几。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宫反而是苦难的开始。

躺在炕上的小留金完全想象不到这些。他昏迷了整整三天三夜,高烧不退,时常说着胡话。村民们都来他家院子里围观,有些人看着看着便红了眼眶。

幸运的是,三天后留金苏醒了。但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他在炕上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头三天连水都不能喝,因为无法如厕。为了避免伤口过快愈合,每天都需要更换浸过花椒油的纸布,直到伤口化脓才能长出新肉。



换药时的痛苦堪比酷刑,每次揭纸都会带下血肉,疼得他撕心裂肺。他动弹不得,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料。三天后必须强制下地走动,其余时间则需要保持躺卧,接受肢体牵拉。这些动作都会牵动伤口,引发剧烈疼痛。这些折磨都是必经之路,为的是防止得褥疮或终身驼背。

相比其他人,留金算是幸运的。他不仅躲过了死神的召唤,没有出现大出血或破伤风,恢复时间也比常人少了一个月。尽管如此,这段时间对他来说仍是生不如死的煎熬。

经过这番折磨,他已经消瘦如柴。第一次走出门见到阳光时,眩晕倒地。家人原以为熬过这段苦难就能否极泰来,却没想到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隆裕皇太后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