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之声
春节假期的脚步还未走远,舟山已进入了“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的奋进状态。2月10日上午,政协第八届舟山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新城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政协之声”融媒直播迎来了第二季嘉宾,市政协委员曾燕、郭燕龙做客直播间,围绕“海洋文旅融合发展”主题开展精彩对话,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些“委员好声音”。
今年春节期间,普陀山再次上榜“全国自驾热门登山类景区排行榜”,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和心灵绿洲。据测算,今年春节假期我市全域累计接待游客约184万人次,其中普陀山朱家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77.8万人次,同口径比较增长3.3%。委员如何看待这组数据背后的深层变化呢?
“确实称得上‘热辣滚烫’。”市政协委员、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处处长曾燕对全市春节旅游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她表示,除了普陀山、朱家尖等传统重要景区游客“人从众”外,主客共享、厚植海岛本地生活的深度体验游也在不断升温,“反向旅游”受到追捧,像马目风车营地这类相对“冷门”的景点,也成为了抖音、小红书等社交网络上的“必去清单”。
对于这些海洋文旅的新变化,市政协委员、浙江海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燕龙更是深有感触。他表示,近年来我市旅行社接团线路也日益多元化,除了常规的普陀山祈福游、朱家尖海滨度假游,还开发了很多小众海岛深度游线路,需求最多的是小包团定制游。游客需求的转变和积极反馈,也进一步推动了舟山海岛文旅产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023年6月,市政协文化和旅游体育委员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委员涵盖了文艺、旅游、体育、文化遗产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骨干,重点围绕文化体育公益行服务、文化遗产研究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多次参与或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面对主持人关于委员如何助推海洋文旅融合发展的提问,曾燕说道,“按照市政协‘千岛共富委员行’主题活动要求,我们工作室以调研走访、项目跟进、品牌创设、现场指导等方式,发动委员力量,为岱山秀山岛拓展文旅融合空间、构建融合载体,提高当地文旅各要素集成、利用和配置转化效率,帮助解决了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为激发秀山乡传统文化潜力贡献委员智慧和力量。”谈及这项工作,她充满自豪。
2024年8月,市政协围绕“推进海洋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我市文博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组织了一场“从线上到线下”“从纸上到现场”的“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针对委员提出的“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打造独特海洋新IP”“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打造独特海洋新IP”等协商建议,职能部门用“实施文化标识打造行动”“推进海洋文明探源工程”“打造东极岛、桃花岛等系列小岛影视微型基地”等实际案例给予了最好回应,让委员提出的许多金点子“开花结果”。
“星辰大海”计划是舟山探索海洋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场生动实践。2022年11月,“星辰大海”计划概念性方案发布。两年来,“星辰大海”计划招引产业项目50个,签约金额达103.6亿元,引进新业态27个,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委员对此又有哪些憧憬?
“城市海岸线是舟山最具标识度的人文地理空间,也是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最为重要的展示窗口,是最能体现舟山这个城市人居环境、城市风貌、文化气韵的地方。”曾燕表示,希望未来能在绵延百余里的滨海岸线上,有机嵌入景观设施、文化地标、城市公园、综合商圈及各类文旅项目,打造能观星、揽月、见海的“最美海岸线”。
郭燕龙建议,在产业融合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文旅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比如与科技产业结合,开发更多具有科技感的文旅体验项目,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海洋文化体验场馆。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应更加深入地梳理舟山各个区域独特的文化脉络,将这些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示范段的建设和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舟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项目运营和管理方面,应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各个项目能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在人才引培方面,应加大对各类文旅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星辰大海”计划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记者:媛媛
视频:晓晓、谢祺、刘森
部分来源:舟山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