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的10位大将中,陈赓和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也是毛主席心中的“五虎将”之一。

然而在1955年粟裕因病在广州休养,一向好脾气的老战友陈赓却愤怒致电:“你身边的人该管管了,素质太差”,这是为何?作为十大将之中战功最为显赫的两大将,粟裕和陈赓的关系又如何呢?



陈赓出身黄埔一期,他生性好动,十分活跃,又因为军政双全,出类拔萃,与同期同学蒋先云,贺衷寒一道成为当年知名的“黄埔三杰”之一,他早年在黄埔学生军第二次东征的战场上,曾救过黄埔军校校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一命,将战败之际准备自杀的蒋介石背下战场,脱离险境。

除了曾救过蒋介石一命,陈赓的奇特之处在于还曾是毛主席的校友与学生,而他和粟裕相识较晚,缘分却较早,他俩都参加了1927年8月的南昌起义,一样是“革命军中马前卒”的下级军官。

粟裕在前敌总指挥叶挺的部队,随后担任起义总部的警卫班长,陈赓在总指挥贺龙的部队,官大三级,是一营之长,他们都在“第一枪”中留下了足以自豪终生的痕迹,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南下广东途中,两人先后首次负伤,但在这3万多人的队伍里,他们分别处于总部与一线部队,任务有别,战事又异常激烈频繁,两人未曾见面相识。



起义失败后,他们很快各奔东西,陈赓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红军队伍里跟随朱德,毛主席学习打仗,粟裕先在上海追随周总理主持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后来又到鄂豫皖苏区的徐向前麾下开始掌兵。

直到1933年5月,陈赓才辗转赶到中央苏区的江西瑞金担任红军步兵学校校长,与时任红7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同处一个战区,但依然只是互相闻名而不曾见面,不久,粟裕与寻淮州等人率红7军团组成的抗日先遣队向东,陈赓则随长征的中央红军主力向西,从此又长久天各一方,征战在不同的战场。

首次见面时已到了1947年12月,这时的粟裕,已经是负责华东野战军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也就是实际上的野战军军事主官,因司令员不久离开了华野总部,他还独立统领了华野相当于两个兵团的主力部队。



陈赓则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第四总队司令员,但更多的时候,他的部队被毛主席当作一支小方面军使用,也就是闻名遐迩的“陈谢大军”,20年后,当年的班长与营长位置调换,陈赓成了下级,粟裕变成了上级,两人都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后起之秀,在解放战场上纵横驰骋,屡立战功。

粟裕对陈赓也是一直惺惺相惜,1951年9月,周总理,朱德找到粟裕,当面传达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要他到总部担任副总参谋长主管作战时,他推荐了陈赓,认为陈赓比自己更合适,但他未能如愿,周总理说:“主席和我们研究决定,要你到总参工作,这个事情我们酝酿了好久,大家认为还是你合适。”

1954年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陈赓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之职兼任副总参谋长,多数时间在总参谋部工作,两人开始正儿八经一个锅里吃饭。



粟裕欣赏陈赓打仗的能耐,也念念不忘几年前自己的推荐,总参谋部分工的时候,他便让陈赓接管了自己过去的职责:分管作战,因故不在总参时,粟裕还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职责,替他主持总参谋部,外出后,一旦想到一些重要事情,他都放心地委托陈赓办理。

而这段时间,粟裕正在疗养,但是部里的事情,基本所有的部里的事情都要亲自审核。

但是一天陈赓致电粟裕,却气冲冲地朝粟裕发火:“粟总参谋,不是我说你,你身边的人该管管了,素质太差。”

粟裕赶忙问清原因,原来是彭老总在批评参谋部写的报告不合格,一般来说,参谋部的报告都是由陈赓审批,确认无误后发送,但是这份报告越看越不对劲,报告内容陈赓非常陌生,但是结尾却是陈赓的署名。



陈赓被彭老总批评一顿后,回去他查道是粟裕一位秘书私自写下并私自签发的,陈赓得知后非常生气,于是便拨通了粟裕的电话,粟裕表示自己会承担责任,并且对这件事严肃处理。

此次事件后,他们的感情更加融洽,两人无话不谈,相得益彰,成为合作共事的典范,1961年2月,陈赓和粟裕还一同在上海疗养,两人经常聚在一块上下古今闲谈,共度病中时光,一个月后,陈赓逝世,粟裕得知后,不顾病体坚持要赶往医院,见陈赓最后一面。

23年后,粟裕也病逝,而他们终于可以在天国促膝长谈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