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者:拾光行古今 素材:金正恩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在朝鲜这片土地上,一个年轻的领导者从父亲手中接过重担,而他的成功并非单打独斗的结果,背后站着一个强大而神秘的团体在推动着一切。
这个被称为「烽火组」的组织,其影响力渗透进了朝鲜的各个领域。有趣的是,作为最高领导人的金正恩,在这个组织中也不过是诸多成员之一。
「烽火组」这个名字在朝鲜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就像是领导层背后的影子力量,从不公开露面,却又无处不在。从制造假币到贩毒,从人口交易到军火买卖,处处都能看到他们活动的痕迹,但具体的运作方式外人始终无从得知。就连朝鲜的实际掌权者,在这个组织面前都只能俯首称臣。
金正恩对烽火组的倚重程度非同一般,而他的父亲为了确保儿子能顺利接班,也对这个神秘组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11年12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夺走了朝鲜第二代领导人的生命。转眼间,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就这样站在了聚光灯下。
虽然金正恩的继位在朝鲜高层中早有预兆,但这并非铁板钉钉的事。毕竟先前的领导人育有多个子嗣,也有数位妻室。来自不同母亲的儿子们,都可能对最高位置虎视眈眈。即便金正恩是内定继承人,也无法完全消除某些人心中的觊觎之意。
先代领导人留下的感情纠葛,给接班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就连韩国方面也制定了一个名为「复兴计划」的方案,只等朝鲜政权出现动荡就会立即采取行动。至于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回到金正恩,作为最有希望的继承者,他的处境却并不轻松。每一天的独当一面都充满挑战,如果没有烽火组的支持,他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这个名为烽火组的组织,在朝鲜语中寓意着开路先锋。组织成员都出身显赫,来自朝鲜高官世家,多数年龄在三十岁上下,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
比如说吴世铉是吴克烈的次子,金哲是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金元弘的长子,姜泰成是朝鲜内阁副职姜锡柱的长子,这些人都是组织中的核心力量。
这群人的存在就是金正恩最大的倚仗。上台后,他也刻意提拔烽火组的成员,把这些得力助手安插在了劳动党和人民军的要职。
一旦朝鲜局势有变,烽火组就会展现出惊人的威力。不过,这张王牌不能轻易打出,所以通常情况下,他还是得靠自己来化解各种不利因素。
清晨睁眼的第一刻,他就不得不思考今天将面对什么样的挑战。
那些倚老卖老的官员总是在他面前趾气高涨,说着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每当这时,他都得强忍着内心的怒火,紧咬牙关。
这些人,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政权未稳定之前,烽火组必须按兵不动。
不得不承认,金正恩的耐心确实过人。他的姑父张成泽虽然被称为摄政王,平日里目中无人,还做了不少僭越之事,但金正恩还是容忍了他近两年时间。
到了2013年,这位领导人终于按捺不住了,张成泽也迎来了他的末日。但问题在于,此人在政坛根基太深,势力遍布各处,没有人敢做第一个站出来对付他的人。
作为金正恩极为信赖和重用的心腹,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在接到逮捕张成泽的任务时,却显得畏首畏尾。
看着崔龙海那副六神无主的样子,金正恩心中充满失望。正应了那句话,平日里重用了这么久,关键时刻却成了软骨头。
虽然内心极度不满,但他表面上并未表露出来,反而向崔龙海许诺会全力支持他的行动。然而即便有金正恩做后盾,崔龙海仍不敢与张成泽正面对抗,毕竟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见崔龙海靠不住,金正恩又转向国家保卫部求助。但这些人和崔龙海一样懦弱,同样派不上用场。
看来是时候启用烽火组了。在这种紧要关头,动用王牌正是明智之举。
尽管金正恩在烽火组中只是普通成员,但他的政治地位摆在那里,他的话烽火组不能不听。考虑到逮捕张成泽事关重大,这个神秘组织的领袖决定亲自出手。
张成泽此人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心思细腻,极其狡诈,要抓他并非易事。私下动手可能会遇到诸多阻碍,最好在正式场合出其不意地将他拿下。
果然,当张成泽在会议现场看到有人向他走来时,脸色骤变。不过这位老谋深算的人物并未完全放弃,毕竟胜负未定。
然而当他看清最前方那人是烽火组的首领时,顿时绝望了,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这位首领非同一般,与金正恩有着深厚渊源,彻底断绝了张成泽最后的希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死亡的恐惧。
当首领出手时,其他与会者睁大眼睛,看着那张他们熟悉的面孔,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这位首领和金正恩一样都受过最正统的精英教育。即便如今金正恩已是朝鲜最高统治者,见到他时仍要恭敬地称一声「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