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传来三声巨响!俄油轮被人为炸毁,谁在顶风作案?

在一个深夜的宁静中,位于俄罗斯列宁格勒州乌斯季卢加港的“考拉”号油轮突然爆发出三声巨响,这个消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虽然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导致石油泄漏,但轮机舱的爆炸迫使船员们不得不将船搁浅后紧急撤离。

一时之间,这艘载有13万吨燃料油的巨型油轮,成为了全球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那么,这背后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1、俄油轮突然炸响,人为的?

在灾难发生的现场,俄紧急情况部门立刻设立了围油栏,以防止燃油泄漏对环境造成影响。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救援工作,局势才得以控制。虽然爆炸听起来是极其严重的事故,但所幸的是并没有直接导致油料流入大海,形成生态灾难,这一点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这起事件虽然幸运地没有酿成更大灾难,但其背后的复杂性和悬疑性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俄罗斯联邦船运公司在事后的声明中提到,关于这次爆炸有初步的调查显示,很可能是人为因素导致。

但问题是,谁会对一个满载燃料油的巨型油轮产生敌意呢?我们知道,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不仅为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更是其在国际舞台上保持影响力的重要筹码。

因此,乌克兰和美国自然成为大众眼中的“头号嫌疑人”。



2、谁在顶风作案?乌成为头号嫌疑人

近年来,普京向来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视为国家经济和政治稳定的生命线,因而对于油轮船队的安全,他表现出格外的重视。尤其是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的背景下,任何威胁到油轮船队安全的因素,都被视作直接触动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为。

面对外部压力,普京明白,俄乌冲突日益激化,加之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爆炸,以及乌克兰切断过境天然气管道运输,使得俄罗斯能源出口的路径大幅减少。如何确保每一艘油轮的安全抵达目的地,就显得尤为关键。

而乌克兰方面在之前已经展示了其攻击能力,美国则一直对俄罗斯的制裁名单进行扩充,所以,两者都有一定动机来扰乱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从而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具体来说,就在上个月,乌克兰承认对乌斯季卢加港的一处关键燃料码头进行无人机袭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考拉”号遭遇爆炸,难免让人将两者联系起来,认为这可能是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又一次狙击。

3、美国成为第二号嫌疑对象



与此同时,近年来,由大量老旧且未投保的油轮组成的“影子舰队”,不断被列入黑名单,成为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制裁的重点目标。

美西方国家指责这些船只用以逃避国际制裁,并间接将被制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运往其他国家,以此为军事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甚至在行动中威胁,任何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都不会被轻易放过。包括芬兰、德国等国在内的波罗的海国家,也明确表示将采取措施应对任何威胁安全和基础设施的可疑行为。

因此,削弱这种“灰色操作”也许正是西方的策略之一,而“考拉”号的爆炸无疑为这种猜测添了一把火。

虽然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乌克兰或美国直接参与了“考拉”号的爆炸,但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它们被列为“头号嫌疑人”也绝非没有原因。当然,对于俄罗斯而言,其作为传统能源巨头,西方带来的制裁,无疑是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