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Jaden编辑|Cong
此起彼伏的竞争中,所有选手都警惕的那个想象终于变成了事实: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来了。
行业焦点从电动化像智能化迅速转移,智驾正在成为车企布局的重要筹码。坐拥四百万年销量,比亚迪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关键变量。
过去几年中, 9.98万元的“冠军版”车型和7.98万的“荣耀版”车型成为比亚迪统治市场的两大杀器,夺取价格战的高地,掀起市场多米诺骨牌式的接连降价;
这一次,这个新能源巨头扣动了智驾变革的扳机,通过“全民智驾”推动竞争难度的再次升级。
2025年开年,比亚迪宣布,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首批上市的21款车型覆盖了7万元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包括售价7万元的海鸥(参数丨图片)。
“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时候没有安全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
补齐智驾版图的比亚迪,要以智驾普及推动汽车竞赛的新一轮战斗。
01
低至7万元,比亚迪给智驾竞赛上强度
比亚迪以雷霆之势,迅速在2025年开年吹响了智驾普及的冲锋号角。
在2月10日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比亚迪将天神之眼系统分为A、B、C三个版本:天神之眼 A -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 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和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具体的产品规划是,天神之眼A搭载仰望品牌,包含3颗激光雷达;天神之眼B搭载在腾势、比亚迪品牌,包括1颗或2颗激光雷达。天神之眼C采用纯视觉方案,应用5颗毫米波雷达,搭载在比亚迪品牌中。
天神之眼C是引爆智驾浪潮的关键,通过高速领航和代客泊车两大功能,将覆盖用户最在意、最需要的场景。
针对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高快领航HNOA可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完成自主进出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避开及绕行部分障碍物等驾驶任务;
代客泊车可结合实际泊车习惯和场景满足用户下车即走、锁车泊入、随时取物、即时享用等日常需求。
热销的宋PLUS、秦 PLUS、汉EV/DM i等车型都将标配天神之眼智驾。这不仅满足了市场中最大公约数的用户需求,也将比亚迪庞大销量带来的数据优势尽可能地释放出来。
2024年,比亚迪售出427万辆,拿下电动化征程中的最好战绩。与此同时,端到端大模型的突变、AI和算法的狂飙也让智驾演进路线发生剧烈变化。
随着智驾底层逻辑从规则驱动向数据大模型驱动转变,数据成为赢下智驾竞争的关键。
比亚迪自身庞大的销量和用户基数就成为入局的显著优势,“好的大模型是数据喂出来的”,王传福强调,这是比亚迪发动智驾全民战役的最大底气。
更加重要的是,比亚迪也在过去几年埋头追赶,加大在自研上的投入力度。
去年年初,比亚迪组建智能化研究院,成立天璇与天狼研发部门加大智驾自研;2024年10月,天璇、天狼部门合并,集中资源完成自研到量产的闭环。
一支“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也迅速搭建起来。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共有超过11万的研发人员,其中,超过5000名是智驾研发工程师。这是头部公司的智驾研发规模,与特斯拉、华为智驾团队的人数相差无几。
从组建部门到量产落地,比亚迪的研发与组织能力超出行业的想象。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它想做成智驾的决心和行动力。
“比亚迪不重视智驾,这是误解”,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强调,比亚迪是做技术的,我们一直做得多,说得少,技术不成熟就不发布。很多技术一拿出来,就会大大超越许多人的预期。”
02
全民智驾的“奇点”到来,智驾产业迎来狂欢
这样的决心和行动力似曾相识。
2003年,比亚迪力派众议,收购秦川汽车,从电池制造商正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2020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一战成名,不仅将磷酸铁锂电池重新带回大众视线,也完成了它在电动化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2022年,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车。很快,比亚迪的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它成为新时代无可争议的统治者。
毫无疑问,比亚迪拥有敏锐而坚决的判断力,和全情投入、征服一切的野心。在每一个技术浪潮爆发的前夕,它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出击,收割市场。
智驾也曾经是新时代中的先锋技术。过去,小鹏、华为先后入局,依靠自身的技术长版领先一个身位,在20万以上的市场竞争中形成鲜明的记忆点。
但是,随着智驾技术的日渐成熟,整车硬件成本在近几年中不断下降。有数据显示,行业主流的高速NOA系统MPI(需要用户接管的连续行驶里程数)可以做到数百公里级,而成本只需数千元。
智驾不再是车企“秀肌肉”的技术展示,而要成为人人可用的车上日常用品。
这就是比亚迪想要做的事:智驾普及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应该是产业化的重新整合。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制造商,比亚迪有能力成为拉动智驾产业变革的那个人。2025年,比亚迪定下了500万辆的销量目标。搭载智驾的车型预计销量在200万辆到250万辆之间。
这也将推动智驾产业链的规模增长。发布会前夕,随着比亚迪要推动10万级车型普及智驾的消息传出,比亚迪股价迎来接连涨停。2月6日和7日,比亚迪A股市值累计涨幅超过1000亿元。
宇瞳光学、伯特利、联创电子、中原内配等相关的智驾概念股也迎来猛涨。
投资者们的热情反映了市场的冷暖。智驾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以前我们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来衡量行业发展的速度,从今年起我们应该用高阶智驾渗透率衡量。”王传福宣布。
比亚迪要为这场时代交替敲下关键一锤。这场发布会之后,汽车格局又将是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