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来,找活儿在这里登记就行,用工信息可全了……”昨天下午2时刚过,来自山东的商英先就拉着工友快步走进设立在天津经开区黄海路上的“滨城新区零工小镇”(以下简称“零工小镇”)。
服务大厅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多个用工信息,有不少求职人员在进行信息登记,还有几位求职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准备乘车前往用工企业,大厅墙上“1224365”几个数字很是醒目。
“这几位求职人员就是这两天通过我们的线上报名匹配到了合适的用工企业,正准备过去报道。”“零工小镇”经理卢振省介绍,“‘1224365’是我们的零工服务理念,是指12个月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365天覆盖的全方位服务。”
2024年,人社部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3月由经开区人社局牵头建设的“零工小镇”揭牌投用。
“经开区第四、第五大街周边是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聚集区,汇集有上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很多求职者都会自发地来这里寻找岗位。我们将现有市场化劳务服务集中的区域整合升级,打造了‘零工小镇’。”天津经开区人社局副局长王平凡说,“相比以前雇主路边招工的模式,‘零工小镇’以临时短期岗位为服务主体,服务内容还增加了长期用工岗位招聘、政策咨询、招工咨询、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劳动法律法规咨询等。”
商英先在“零工小镇”找到的是叉车工的岗位。“我们来滨海新区七八年了,去年3月到‘零工小镇’求职发现这里经常有临时工和长期用工的岗位发布,最后我选择了汽车厂叉车工的岗位,月薪7000元左右,休息日也会再到这里找些临时工干干。”商英先告诉记者,“‘零工小镇’工作人员服务耐心细心,提供的临时工岗位不少都能当天结清工资,我们打工人很满意。”
经开区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也表示:“区域内不少工厂其实也是‘零工小镇’的受益者,如果遇到阶段性订单增加的情况,传统方式招聘很难立刻找到合适的工人,现在通过电话或微信,‘零工小镇’能够快速帮我们对接到合适的工人。”
截至目前,“零工小镇”累计完成帮扶零工人数近3000人,推荐零工岗位数超4500个,对接大规模用工企业近70家,提供岗位超3800个,累计完成零工技能培训近千人。通过对接区域内规模用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建立求职人员电子服务跟踪档案12000余份。
王平凡说,目前,“零工小镇”提供的岗位已从传统制造业向新业态拓展,比如数据标注师、直播相关岗位等。“今年,我们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将‘零工小镇’服务范围在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将用工主体从企业向社区街道、个体工商户等延伸,打造‘就业驿站’,进一步活跃零工市场。同时,还将不定期举办招聘活动,并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短视频等平台,让更多短期岗位求职人员能在线上匹配到合适岗位,助力滨海新区就业公共服务加快发展。”(记者 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