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底层教育认知》第45章,你的教育认知直接决定了你的教育水平。

接触咨询的父母多了之后,你就会明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过于尊重孩子导致的。

尤其是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是讲究尊重平等,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也就越会尊重孩子,不喜欢逼迫孩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文化水平低的父母,他们往往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就是非常不尊重孩子,就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喜欢打骂孩子,因此孩子就会表现出另一种问题。

以前可能因为父母不尊重导致的孩子问题比较多,但是现在却反过来了,反而因为父母过于尊重孩子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那肯定有很多文化水平高的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尊重孩子还会导致问题呢?毕竟谁不喜欢被尊重呢?

尊重本身没有问题,任何人都喜欢,但是如果父母过于尊重孩子了,那就有问题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举个例子,就拿孩子玩手机来说吧,我们父母往往会跟孩子约定好每次玩手机的时间,比如说每次玩30分钟。然后在时间到了之后,父母就会要求孩子放下手机。

按理说孩子应该遵守约定,到时间就放下,但在现实执行的过程中,父母就会发现这不现实,大概率的情况是孩子要求再玩一会。

对于不那么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往往就坚持让孩子遵守约定,说好30分钟就30分钟,所以哪怕孩子不愿意,他们也会被迫放下。

而对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尊重孩子的父母来说,他们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尊重孩子,不喜欢强迫孩子,所以当孩子说再玩一会时,父母往往就退后一步,允许孩子再玩一会,比如说再玩5分钟。

然后5分钟到时间后,父母会又来提醒孩子,要求孩子放下。

如果孩子懂事,孩子就可能放下了,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还没玩够,还要想继续玩,那虽然父母不是很愿意,但是基于他们尊重孩子,再加上孩子跟自己磨叽一会,那父母可能再退一步,允许孩子再玩5分钟。

然后这个5分钟到了之后,如果孩子再要求继续玩,父母可能就受不了,因为虽然父母尊重孩子,但是孩子总是违背约定,他们也是对孩子失望,也会产生负面情绪的。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所以这时候父母可能就会忍不住的生气发火,最终迫于父母的压力,孩子也就不再玩了。

观察整个过程,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父母需要跟孩子反复拉扯很多次,最终才会在父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解决。

而只要父母这种过于尊重孩子,不想逼孩子干不喜欢事的习惯不变,那这种情况就不会终止。也就是说,就像手机这种事,每一次都会在这种反复拉扯、不断争吵中结束。

其他问题也类似,比如说孩子写作业,父母也不想逼孩子,所以总是提醒孩子去写,但是孩子却总是坐在那里看电视玩手机,一动不动,最终父母才会忍无可忍的对孩子生气发火,孩子也才会去写。



而如果父母不那么尊重孩子,孩子表现就完全不同了。

只要父母一说,孩子就会立刻去做,比如说父母说到时间放下手机,孩子到时间之后,哪怕孩子不愿意,他们也会放下;还有就是孩子写作业,只要父母说赶紧去写,孩子就会听话的去写。

为什么会这样?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他们知道父母不会妥协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