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河下游航道中,“津港轮11号”破冰前行,保障货船和轮渡的通行。 记者 吴迪 通讯员 杜晓丰 摄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海河下游河道上冰凌一片的河面泛起金光,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太古码头旁,“津港轮11号”正准备再次开启破冰之旅。

早上7时刚过,已经当了15年拖轮船长的王玉祥大步走进船舱,为海河航道破冰做准备。“咱们一会儿要先上船‘热车’,等主副发动机都热起来就出发破冰。”王玉祥说,“前几天寒潮来袭,海河航道浮冰的冰层厚度差不多有3到5厘米,岸边码头附近有些快到10厘米厚,咱们得及时出动破冰,保障船只顺利通行。”

“交管交管,我是‘津港轮11号’,现在在海河开始执行破冰任务……”“好的,收到……”9时,“津港轮11号”出发,宛如无畏的勇士毅然闯入这片冰凌的世界。驾驶室内,王玉祥紧盯前方,双手稳稳握住操纵杆,大副赵洪波站在一旁,眼睛不断扫视着仪表盘和窗外冰层。

来到甲板,记者放眼望去,海河航道早已冰封,航道中心区域前几天已破冰过的碎冰经过一夜低温重新凝结在一起,在阳光下反射出细碎的光芒。“津港轮11号”在冰河中缓慢前行压冰而上,用船头压碎坚冰,再慢慢排开巨大的冰凌,随着碎冰在船身两侧翻涌,平稳开辟出一条航行通道。头顶,海鸥在飞翔;耳边,是呼啸的寒风夹杂着拖轮发动机的轰鸣与冰面碎裂的巨响;脚下,由于船体与冰面碰撞不时震动、摇晃……

“‘津港轮11号’是艘吨位不大但动力强劲的拖轮,船头微微上扬,船头到船尾龙骨加厚,正适合目前海河冰情的破冰作业。”王玉祥指着船头说,“现在拖轮航速差不多有1.5节,相当于汽车每小时2.8公里左右的行驶速度,这块区域冰稍厚,后面速度就能再快一些。这两天尽管气温稍有回升,但冰层融化没这么快,破冰还是不能掉以轻心。除了航道破冰,要是遇到游船、货船在码头或航道上被冰‘围住了’开不出来,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前往,先在周围破冰,再用螺旋桨排水把碎冰‘吹’开,把河面和碎冰‘盘活’,好让船舶可以继续正常行驶。”

从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太古码头出发,“津港轮11号”要沿着新港船闸、海河开启桥、海河外滩等一路破冰直至黑潴河口,全程需要3至4个小时。

“进入冬季,我们按照海事部门要求和天津港集团部署,密切关注黑潴河至闸西海河航道水域和闸东新港港区、主航道及锚地水域冰情,第一时间对海河航道进行破冰。截至目前,海河破冰巡视已派出拖轮4艘次,累计破冰时长26小时。”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经理马国利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海河航道冰情,如遇严重冰情或紧急救援任务,将调派更大马力拖轮前来,全力为海河航道船只正常通航、海河两岸码头公司正常生产保驾护航。”(记者 万红 吴迪 通讯员 杜晓丰 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