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镇:山水间的古韵风华与乡野新章
提及茅山,人们总会先想到“第一福地 第八洞天”的上清宗坛—茅山,这次我们要说的茅山镇,是离仙山北去约10公里的优美小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依偎在茅山山脉旁,镶嵌在江南大地之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展现着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溯源茅山:岁月长河中的独特印记
茅山镇地处丘陵地带,山水相间,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果、米、桑、茶全面发展。
茅山镇历史悠久,是千年古镇,更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镇内遗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周时代土墩墓群,三国时期人工开凿的运河“破冈渎”,填补了江苏旧石器时代早期只有古人类化石、缺少人类文化的空白的放牛山遗址,出土于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墓的国家一级文物古罗马·波斯萨珊王朝玻璃杯。
红色茅山:烽火岁月里的英雄赞歌
茅山镇还是革命老区,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为了执行战时通信联络任务,建立秘密交通线,革命者们设立了丁庄地下交通站,负责传递情报、信件和宣传资料,接送过往革命同志,保障战时通讯。
四季茅山:大自然的多彩馈赠
茅山镇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四季各有韵味。
恬静的乡村焕然一新、春意盎然,粉色的桃花、洁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绽放在房前屋后,将春日乡村妆点得如诗如画。
连绵起伏的青翠麦田静卧在蓝天下,麦浪翻滚,涌动着丰收的希望。彼时,漫步于焕然一新的村庄里,平坦整洁的道路两旁,听着蝉鸣蛙叫,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扑面而来。
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层层稻浪翻滚,似在诉说着土地的肥沃与农民的勤劳;沉甸甸的阳光玫瑰、巨峰、妮娜皇后挂满枝头,忙碌的果农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的是丰收的喜悦。
冬日的暖阳洒落乡间,尽显乡村宁静美,喜庆的红灯笼,照亮归乡人的路。
非遗茅山:传统民俗的文化传承
茅山镇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春城“马灯阵舞”是一个始于唐朝的民间舞蹈,俗称“跑马灯”,2015年,该项目列入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在锣鼓等打击器乐的配合下,灯马卒不断变化队型,跑出各种变幻莫测的阵势,马灯每到一村,马铃叮铛,锣鼓擂响,马跃人欢,马舞灯亮。作为一种民俗娱乐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达了人们善良的愿望。
春城剪纸以细腻灵秀的风格和轻巧工整的线条为特色,历经创作、打稿、剪刻、剔净、平整等工艺,用一把剪刀、一张纸,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魅力茅山:新时代的乡村蝶变
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茅山镇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石磨、深度体验的豆腐村;茶行蜿蜒、茶香弥漫的江苏茶博园;心灵停靠、养生之旅的茅宝葛园;田园风光、天然氧吧的清境农场;白墙黑瓦、烟雨江南的荷美何庄。
茅山镇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如同一艘艘强劲的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丁庄葡萄成功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实现了从“卖葡萄”到“卖标准”“卖品牌”的华丽转变,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江苏首个葡萄类出口的鲜果农产品。
游客们穿梭在葡萄架下,亲手采摘一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品尝着甜蜜的果实,享受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还有儿时记忆中的桑葚、香甜爆汁的蔡门玉米,一杯曼妙醇香的果酒、一盏悠然见山的清茶,抚慰着远近食客的味蕾。
荣耀茅山:光环下的奋进足迹
在岁月的长河中,茅山镇宛如一颗闪耀的星,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与不懈的努力,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国家卫生镇”“中国葡萄之乡”“丁庄葡萄特色小镇”等一项项荣誉,如同一座座闪耀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见证努力的足迹,更激励着未来的奋进。
茅山镇,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幅看不够的画。欢迎大家来到茅山镇,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在这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内容来源 | 方志江苏
编辑 | 张萌萌
校对 | 许鹏锋
审核 |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