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武义是“后陈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后陈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深做实“全过程监督”文章,系统推进“后陈经验”理念深化、制度集成和实践探索,推动基层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县纪委县监委、县委宣传部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后陈经验”村务监督优秀案例栏目,展示“后陈经验”在武义开花结果的生动图景。
2024年,坦洪乡赵村的一条1060米上山公路完成了验收,共花费35万元,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从村里延伸到茶叶山,让村民们喜不自胜。“去年这里还坑坑洼洼的,有次我开着三轮车不小心翻车了,想想都后怕,现在上山可方便多了!”茶农鲍胜美笑着说。
这条公路的修建,始于一场全村大讨论。
2023年底,村里财务结算时,发现账上有笔资金。村里需要钱的地方有不少,该用在哪里?“既然拿不定主意,就敞开来、议一议,事情先不急着做,免得以后变成事头。”在村监会主任鲍华菊的主持下,村干部、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就钱的用途问题畅所欲言。遇事不决,举行这样的民主议事会,已成了赵村的惯例。
有村民表示:“我们村中间的区块三十多年没变过了,原本是全村最好的片区,现在成了最差的,希望改善一下。”
也有村民说:“通往茶叶山的那条路要是能修好,就可以开车上山收茶叶,村里每家每户都种着茶,应该优先考虑。”
修路的好处有哪些
改善村居的好处有哪些
麻烦的地方在哪里
越讨论越清晰
当看到赞同修路的人占了多数,家住中间区块的鲍大伯虽然更倾向于改善村居环境,却也点点头表示认可:“既然这是大家伙儿一起做出的决定,我肯定支持。”
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这已然成为赵村人的共识。通过党员联系片区、干部坐班接待等方式,广泛征集民意,并每月开展“民主议事会”,将村民们最关心的村务财务、规划发展等,都拿出来议一议,形成村干部回应机制。有村民表示,光看村务公告栏,很多细节没法知晓,村民大会上又显得隆重不太好意思开口,一些想法就压在了心里,现在这样挺不错。
“意见不同的情况经常有,但不能演变为矛盾纠纷。沟通交流是很重要的,要让村民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交心多了,隔阂就少了。”任职村监会主任多年,鲍华菊总会耐心地倾听村民们的意见诉求,还有足够的细心能发现矛盾的苗头,化解在萌芽里,是村民心目中值得信赖的村干部。
前期花大力气沟通,看似拖慢了工作进度,实则能让后续工作更快更稳。鲍华菊还记得,早年空心村改造,村里想趁此机会拓宽村中道路,让汽车能开到家门口,但这样一来,就需要每家每户让出一部分建房用地面积。涉及98户179位村民的切身利益,少有人看好这个主意。鲍华菊却不这么想,“看似每个人都有了损失,可一旦路修好了,所有人都能得到更大的利。”
在村监会的倡议下,村党支部书记鲍建武召集村干部们挨户上门,解释其中的得失关系,并定期召开议事会,及时掌握村民需求。指标如何公平地分配?农户怎么安置?路怎么修?每个环节都掰开来、揉碎了,细细研究。方案整整协商了一年多才确定,村干部光是往设计院就跑了30多趟,原先县里定的一户一宅建房标准是96平方米,经多方协调,可支配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平均数调至72平方米,甚至有一些村民为了村庄面貌的整体提升主动将自己的宅基地缩减至五十几个平方米。虽然前面花了很多力气,但之后的施工却很顺利,也没留下任何隐患。
从环境整治到政策宣传
从土地纠纷到邻里矛盾
这些看似琐碎
却关乎民生的大事小情
都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
找到了解决的途径
赵村
已经连续十年“零上访”
让村民们参与协商议事,通过群众拍板的“民主议事法”,可以有效凝聚共识。不仅有利于化解矛盾,实实在在解决许多单靠村干部解决不了的难题,同时也是实行村务监督的重要手段。鲍建武说,随着村务进一步公开透明,村班子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不过面对村民们的信任,大家干起事来也劲头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