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离世后的第九天,围绕两个孩子抚养权的争夺战正式拉开帷幕。
在经历雨中跪地、情绪崩溃的舆论争议后,汪小菲终于通过律师发布声明,提出三点核心主张:
1. 抚养权归属:要求独自抚养子女,不要求徐家支付抚养费;
2. 财产管理:子女继承的遗产由第三方托管,18岁前每月支取生活费,成年后自主支配;
3. 居住安排:计划收回台北豪宅(原婚房),让孩子随自己生活。
这一方案看似让步,实际是通过第三方托管财产,既避免徐家质疑“借抚养权掌控遗产”,又以“不索要抚养费”彰显诚意,同时利用台湾法律中“生父优先权”的天然优势施压。
目前两个孩子暂由S妈黄春梅和小S照顾,但是他们都慌了,如果孩子真的随汪小菲,以后可是没有办法薅羊毛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法律劣势:台湾地区法律规定,父母一方去世后,子女监护权通常转移至生存方。除非汪小菲被证明存在虐待等行为,否则徐家难以推翻其法定权利;
经济纠葛:大S生前每月从汪小菲处获得100万台币生活费,而具俊晔被曝未承担家庭开支。若失去抚养权,徐家可能丧失这部分经济支持;
情感争议:小S被指翻动大S首饰盒、具俊晔高调争夺抚养权等行为,引发外界对“借子女绑定遗产”的质疑。
具俊晔虽公开宣称“放弃遗产、争夺抚养权”,但其法律处境尴尬!
遗产继承权:作为配偶,他本可依法继承大S半数遗产,但主动放弃后,仅能通过子女间接影响财产分配;
抚养权障碍:台湾法律规定,继父需经生父同意并完成收养程序才能获得监护权,而汪小菲显然不会配合;
舆论反噬:其指责汪小菲“装深情”的言论,反而被网友质疑“利用亡妻立人设”。
从现实角度看,汪小菲的方案或许更符合子女利益:
经济保障:第三方托管可防止遗产被滥用,且汪小菲承诺承担全部抚养成本;
情感需求:8岁以上子女的意愿虽会被法院考虑,但生父的法定地位难以撼动;
文化认同:长期在台湾生活的孩子若随父迁居大陆,可能面临适应问题,但汪小菲提出“保留原有教育资源”的过渡计划,显示出策略调整。
这场争夺的本质,早已超越单纯的家庭纠纷:
徐家的两难:若放手,可能失去与汪家最后的利益纽带;若硬抗,胜算渺茫。
汪小菲的觉悟:从“信用卡副卡随便刷”的痴情前夫,到冷静制定抚养方案的商人,表示自己长大了。
具俊晔角色:当张兰直播间被封禁、具俊晔被嘲“软饭男”、汪小菲被骂“表演深情”,这些人谁真正关心孩子。
母亲去世了,当汪小菲说“孩子是我的全部”,当具俊晔誓言“保护他们长大”,当徐家坚称“我们最亲”,或许都该多问一句: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