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确认鲁比奥出任国务卿。这是特朗普政府首位获得参议院确认的高级内阁官员。报道称,投票在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几小时后举行。投票结果为99票支持、0票反对。特朗普宣布拟提名联邦参议员鲁比奥担任国务卿。特朗普发表声明说,鲁比奥“是国家的捍卫者、盟友的真朋友,也是不会向对手屈服的无畏斗士”。鲁比奥当天发文向特朗普表示感谢。他说,作为国务卿,将努力推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是特朗普提名人选中争议最小的一位。被提名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约翰·拉特克利夫预计很快也将接受表决。由退役军人、福克斯新闻主持人皮特·赫格塞思出任国防部长等其他提名预计将在本周晚些时候进行表决。报道称,参议院通常会在就职典礼结束后立即开会确认新总统的团队,尤其是国家安全官员。
在确认就职国务卿后,鲁比奥发表了就职演讲,他表示要帮助特朗普,实现全球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和平”,并致力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鲁比奥表示,美国务院期待与美国国家利益一致的国家合作,并将努力防止和避免冲突,但绝不会以牺牲国家安全利益,和所谓民主价值观为代价。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新任美国务卿在演讲中,一次都没有谈到有关中国的话题。
近年来,鲁比奥从特朗普的对手转变为盟友,完成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政治转变。如今,他将在特朗普新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发挥关键作用。两人在2016年共和党总统初选期间曾激烈交锋,鲁比奥称特朗普为“骗子”,而特朗普则嘲讽他为“小马可”。在2016年共和党总统初选失败后,鲁比奥作为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首席共和党人,加强了其在外交政策领域的资历。
鲁比奥(资料图)
对于鲁比奥来说,这是一条高空中的绳索,一边是美国国内政策压力,另一边是对华关系的复杂平衡。他需要极其小心地调整他的策略,以确保在国务卿的位置上站稳脚跟。不利因素还不止于此。美国的几个主要盟友,如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也都调整了他们的对华政策。例如,印度最近与中国在长久的边境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日本则公开表示将加强与中国的全面合作。至于澳大利亚,他们早已决定不再参与对抗中国的行动。
鲁比奥确认出任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鲁于2020年被中国制裁。鉴于这明显会给中美关系有益发展带来复杂因素或制造障碍,中方是否考虑解除对鲁制裁?外交部发言郭嘉昆表示,中方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中美两国高层级官员有必要以适当方式保持接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应约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中国外长表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应当维护世界和平,应当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希望你好自为之,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这话可谓掷地有声、底气十足。回顾近年来的数次中美高层互动,几乎每一次中国都是态度坚决、立场清晰。无论是对错误话语的当面纠正,还是对无端指责的事实回击,都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自尊与风范。
鲁比奥(资料图)
“好自为之”,警示、规劝之意不言自明,送给鲁比奥再合适不过。过去几年中,鲁比奥堪称美国政界特别是国会最强硬、最不讲理的反华派,执意想要给两国关系“掀桌子”。他会见过蔡英文,推动搞乱香港的法案,叫嚣制裁华为、诋毁“中国制造”……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凡属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涉华问题,他都要插上一脚,提出反华议案。
当然,整个电话,谈了很多,具体的问题,相关的原则,还有两句话,也很值得一提。比如,中方告诉鲁比奥:我们无意超越或取代谁,但必须捍卫自身的正当发展权利。这是向美国解释,我们发展不是要超越或取代美国,美国没必要这么小心眼;但更有立场,我们必须捍卫自身的正当发展权利,美国也别欺人太甚。还有,中方告诉鲁比奥:美国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就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作出了庄重承诺,不能背信弃义。
鲁比奥表示,美国和中国是两个伟大的国家,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决定世界的未来。美方愿同中方坦诚沟通,妥处分歧、以成熟和谨慎的方式管理好双边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希望台湾问题以海峡两岸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和平解决。
鲁比奥(资料图)
在贸易领域,鲁比奥诋毁“中国制造”,并“信誓旦旦”地称,中国的不公平行为是导致美国经济困境的“罪魁祸首”。此外,凡是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他都要插上一脚。比如明里暗里为“港独”势力“撑腰”,公开支持美对台军售,并叫嚣要在南海与中国针锋相对……可以说鲁比奥的黑历史实在是太多了。
鲁比奥(资料图)
中方并非首次对鲁比奥表达强硬态度。2017年,他曾提出议案搅局南海问题,妄图制裁中国公民和组织。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批驳其“狂妄无知”。他的思维被冷战逻辑禁锢,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对美国的威胁,无法想象摒弃“冷战思维”后的世界新秩序。在他眼中,“反华”俨然成了积累个人政治资本的捷径,是迎合美国国内部分势力需求的“政治正确”。如今鲁比奥身为国务卿,一言一行都应格外审慎,中方希望他能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停止无端攻击抹黑中国的行径,否则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