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发帖称,“温特:哪吒停了300家影院密钥,因为被偷票房,损失了几千万”,随后相关词条登上热搜。
也有一些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看《哪吒2》收到手写票,怀疑《哪吒2》票房被偷。
电影博主温特回应称“这次偷票房有几十家影城吧被停了,我没说损失几千万,但被停影城损失惨重是肯定的。”
10日,据九派财经报道,光线传媒一工作人员回应此事称,“应该没有这么多票房损失,因为我们之前也发过一份《关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声明》,观众们如果发现虚假票、手写票等违规行为,我们会从电影官微等渠道得到举报。应该没有几千万的偷票房规模,具体情况我还要问一下公司。”
《哪吒2》曾发声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
对于《哪吒2》被偷票房一事,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方便告知影片被偷票房的具体数据情况。
此前,业内人士“连城易脆”曾向观察者网解释过“偷票房”行为:
第一,什么是偷票房?
电影院卖出的每一张电影票对应的购票款首先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剩下的部分,则由影院、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一起分成。
所以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因此国家要求: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为,其实都属于偷票房:
(1)上报观影人数低于实际观影人数:例如某部电影实际观影人数为30人,影院系统上报为20人,那么意味着有10个人的票款被影院私自截留偷走了。当然,有时候还会出现索性1个人都不上报,所有的票款全部截留的情况,一般这种会发生在包场观影时。
(2)上报的票价低于实际结算票价:例如某部电影电影院实际以45元/人的价格销售,但在上报数据时则私自调整为25元/人,那么其中20元/人的差价也算是被偷票房。
(3)将A电影的票房数据按B电影进行上报:例如观众实际购买的是A电影,看的也确实是A电影,但是影院却把这部分票房数据按照B电影进行上报,那么对于A电影来说,原本属于它的票房就相当于被B偷走了。有一部分手写票就隶属于这类情况,该情况下B电影可能会承诺给影院更多的分账,也有可能电影院与B电影的片方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
以上3种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多样。
总之,但凡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且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分账影片市场监察工作细则》《电影发行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等,都属于偷票房行为。
第二,为什么要偷票房?
首先是影院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热门影片上映的时候,超高的票房的确会诱使一部分影院冒着风险去尝试截留票款。
除此之外,导致偷票房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原因:
比如包场观影情况下,包场客户会要求影院给出比最低发行价更低的票价折扣,而影院不愿意自掏腰包补差价,于是双方协商决定降价的同时不出票,这样包场客户得了便宜,电影院也偷了票房。
还有一种就是有时候包场客户会希望影院在放映前给到比较长的映前、映后交流活动时间,但不愿意支付场租费用,影院也会选择让包场客户接受不出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作为包场方,本身也是希望通过包场来支持这部电影的话,那么如果接受了不出票的条件,你所支付的票款是无法成为该电影票房的一部分的,反而是对电影的一种戕害。
第三,如何偷票房?
解释完偷票房的定义和动机后,再从技术层面,让大家了解一下偷票房一般是怎么操作的,进而也就知道该如何监察并抵制这种行为。
首先非常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手写票,此类行为一律视作偷票房。
因为按照国家规定,所有的电影票都应该使用指定的系统机打出票,是严禁一切手写票的操作的。所以,但凡收到手写票,而没有正规机打电影票时,都可能存在偷票房的情况,就值得警惕注意。
还有一些偷票房的操作则比较隐蔽。
我们知道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猫眼、淘票票这类较大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购票,不过很多影院也都有自己的购票App和小程序,同样可以进行购票,那么这里其实就可能存在猫腻。
比如,影院为了留存顾客,可能会鼓励观众充值预付卡,或者付费成为影院的会员,然后提供折扣的方式引导其在影院的购票App和小程序购票。而这部分票款由于无法被猫眼、淘票票等第三方平台监测到,有一部分影院就会直接截留,不再上报,或者只上报一部分。
想要发现上面这种偷票房的行为,一般则需要安排特定的监察人员,到影院实际进行观察才能发现。
《黑客帝国4》在国内上映时,片方以一定的费用雇佣了一批票房监察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去一些影院,通过该影城自身App或者小程序购买该电影的电影票进行观影。同时,利用片方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检查该电影票的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并在影厅内计数观影人数,和第三方购票平台的人数进行比对,看是否出现严重的超额现象。最后的确发现了一些影院存在这样的偷漏瞒报票房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恶意退票、双系统、结构票(套餐)的方式进行偷漏瞒报等操作。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破获国内电影记录多项记录,目前在中国影史票房榜上冠军位置。2月10日,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85亿元!
本文源自: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