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消息,2025年2月7日,外交部部长助理赵志远约见巴拿马驻华大使,就巴方拟终止中巴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提出严正交涉。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十年协议被撕毁,中巴关系何去何从?中方仅送出“深表遗憾”4个字,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利益博弈。
在全球经济合作紧密交织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犹如一条纽带,将150多个国家紧密相连,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巴拿马的突然“退群”,打破了这份和谐。巴拿马曾是中美洲首个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中国连续多年是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最大商品供应国,也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2023财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货物中,来自和运往中国的货物总计超过6400万吨,占比达22.7%,这一数据彰显了中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从2015年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开始,十年间,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等领域,双方合作不断深入。巴拿马运河的拓宽工程,中国企业深度参与,为运河通航能力提升贡献力量,也促进了巴拿马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但如今,一纸声明,让多年合作成果面临考验。
巴拿马此次退出“一带一路”,背后是美国的黑手在操控。近年来,美国不断在国际事务中挥舞霸权大棒,在巴拿马问题上也不例外。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对巴拿马发出威胁,要求其断绝与中国的联系,否则将“收回”巴拿马运河。今年1月,美国国会有参议员警告所谓中国企业在巴拿马运河“威胁”,称中国企业正在巴拿马运河上修建桥梁,并且“试图掌控运河两端的集装箱港口”,一旦这些桥梁完工,中国将会具备“随时封锁运河”的能力,这些港口也将会成为“情报监视设施”。但这些说法毫无事实依据,不过是美国为打压中国编造的借口。
鲁比奥(资料图)
2月1 - 6号,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等多个国家,宣称“对抗中国在西半球的影响力”。在访问巴拿马期间,鲁比奥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围绕遏制中国在巴拿马的影响力等问题进行讨论,甚至直接威胁巴方,若不按要求削弱中国影响,将采取“必要行动”。美国国务院还在社交平台上称美国政府船只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虽被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否认,但这一系列举动都显示出美国对巴拿马的施压与干涉。
美国如此行径,一方面是为迎合国内部分反对将巴拿马运河归还巴拿马、希望美国继续在巴拿马拥有特权的势力。巴拿马运河是美军从大西洋地区进入亚太、东南亚等的重要路径,对美国军事战略布局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拉丁美洲成为中美博弈前沿阵地,巴拿马运河作为重要战略支点,美国试图通过打压中国在巴影响力,遏制中国发展。
面对巴拿马的决定,中方态度明确。2月7日,外交部部长助理赵志远约见巴拿马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强调中方尊重巴拿马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相互尊重,重信守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通过施压威胁的手段肆意破坏中巴关系、抹黑破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行径。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一直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对外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各国合作成果有目共睹。中国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了当地交通、能源等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在贸易往来中,中国庞大的市场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与众多国家的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是真正的友好合作。
尽管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但这不会改变“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参与,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家看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而加入。中国将继续与志同道合的国家携手共进,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巴拿马做出退出“一带一路”的决定,实属无奈。作为一个小国,其地缘政治位置使其深受美国影响。美国的军事威胁、经济制裁等手段,让巴拿马在外交政策上难以自主。从历史上看,1989年美国就曾发动代号为“正义事业”的军事行动,对巴拿马进行军事打击,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如今,面对美国的再次施压,巴拿马在强大压力下选择妥协。
鲁比奥(资料图)
但从长远来看,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可能会对自身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失去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巴拿马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拓展等方面将失去重要机遇。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重要航运通道,与中国的合作能为其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合作伙伴,运河的运营效益可能会受到冲击。
未来,巴拿马若能重新审视自身利益,排除外来干扰,回归与中国友好合作的轨道,或许能重新找回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关注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处境,倡导平等、公正的国际关系,让每个国家都能在国际舞台上自主发声,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鲁比奥(资料图)
此次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事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大国霸权的危害,也让我们坚信平等合作的国际秩序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