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挥动关税大棒。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回应称,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采取反制措施维护正当权益。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此次签署的行政令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这预计将对Temu和Shein等廉价在线零售商的销售产生影响,并削弱中国电商的全球竞争力。据悉,这项免税措施助推了Shein和Temu等电商公司在美发展迅速。
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从国内发往美国的小包商品,包括鞋服、配饰、3C数码、家居用品等,单个包裹的价值通常低于800美元,多年来持续享受“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对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是一大利好。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在过去10年中,进入美国的申请“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的货物数量出现指数级增长,从2015财年的每年约1.39亿件增加到2023财年的每年超过10亿件,增幅超过600%。在2024财年,“最低限度”货物数量再次上升至超过13.6亿件。
跨境电商(资料图)
" 没想到特朗普等我们过了个新年才放大招!" 一家国际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加紧向卖家收集信息的过程。即便美国邮政服务(USPS)" 暂停接收 ",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使用 USPS 的卖家非多数,单价较低的产品更多选用燕文、云途、递四方等国际物流平台,平台也有自己的直发网络。因此,取消来自中国的 800 美元以下商品 " 小额豁免 " 的免税政策冲击更大。这将直接削弱中国跨境电商的竞争力,抬高中国电商产品成本的同时降低交付时效,进而影响跨境电商直发小额包裹的整体货量。
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也就意味着美国原来的免税清关模式T86作废。Shein、Temu等平台进入美国的直邮包裹,就主要依赖T86模式。行政令生效后,够快(GOFAST)供应链曾经尝试申报T86,但页面显示ENTRY CANCELLED。T86作废后,跨境直发包裹将不得不走常规报关模式通道T01或者T11。原来的T86除了免税外,只有系统费用和人工费用,而T11除了系统费和人工费,还有税金和海关收取的处理费。加征的关税也将在这一环节体现。在原有关税基础上,如果原来免税,则关税为10%;如果原来是25%,则加征后为35%。
中国电商卖家打包包裹(资料图)
然而,收紧“小额豁免”同样受到大量美国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强烈反对。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进口低价商品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加征关税,价格上涨的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将直接推高家庭开支。而对于依赖低价进口商品或原料以维持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说,面对免税政策收紧,如果不涨价就会压缩利润空间;而涨价将会伤害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市场竞争力。在经营成本外,部分企业还可能需要重新搭建供应链,这会造成成本进一步上升。
美股以及中概股近期由升转跌,纽约期金则创历史新高。特朗普显然是有所准备的。他曾表示,自己明白这些关税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并承认他的行动可能会在短期内造成混乱。虽然众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一大规模的进口税,将把全球经济带入混乱之中。但特朗普仍然表示,美国还将征收更多关税,包括正在考虑对欧洲的商品以及钢铁、铝、铜、药品和半导体征收进口税。“我们将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最终对铜征收关税,对铜征收关税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电商(资料图)
与此同时,种股票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不着急同中方领导人进行通话。美方之前已经宣布了对华加征关税,中方也宣布了反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有什么话要对美方说?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两国元首1月通话时,中方已经阐明了原则立场,双方也已就开展互利合作达成了原则共识。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
然而,此前,特朗普突然放出风声,希望在24小时内与中方领导人通话。白宫新闻秘书称这是一次“重要的外交交流”,但外媒普遍持保守态度,只说“可能”会在本周举行会谈。这显然是一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他希望通过对话,试探中方的底线,同时为后续的关税升级预留空间。如果中方反应强硬,他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关税幅度;如果中方表现出灵活性,他则可能以此为筹码,争取更多利益。这次通话可能涉及的议题,包括关税、经贸协议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说出这一番话,再一次显出他易变多变的行事风格。当然也是口是心非!最近他仗着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一把手,对墨加中三个国家加征关税,等来墨加两个国家的公开认怂屈服。但是,让他不爽的是,特朗普等来中国的回应,却是加税和出口限制,并对包括谷歌等美企展开调查。所以,特朗普这番奇葩言论,似乎标谤对话的主动权掌握在他手里一样。但实则是很想主动找咱们对话。实际上,不急的我们,尔等加税了,中国已出手反制了,我们等得起,有机会才慢慢再谈吧。
另外,在免税政策取消的这几天里,已有超百万件包裹堆在当地海关——原本直邮的它们必须提供额外的信息,经过正式的申报流程,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通关时间。多名国际货运专家和律师发出警告,政策的突然变动将压垮美国的海关检查系统,因为该机构尚未建立配套的系统和流程。在此之前,隶属于国土安全部的海关人员本就因为边境安保任务而人手紧张。根据公开数据,每天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小额包裹达数十万个。每年从中国进入美国需要申报并缴纳关税的包裹规模将超过10亿件。
美国货运(资料图)
这不仅使得包裹入境过程变得更加耗时,也给美国海关在执行上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面对这一困境,美国邮政、零售业和物流业纷纷表达了对新关税政策的不满。美国邮政一度因政策“朝令夕改”而陷入尴尬境地,甚至一度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包裹,但随后又宣布恢复接收。许多零售商和物流公司也表示,新政策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和成本,使得运营变得更加困难。在巨大的压力下,特朗普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白宫近日宣布签署新的行政令,恢复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
根据白宫宣布的新行政令,目前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将继续实行“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待遇,直至商务部“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威利律师事务所(Wiley Rein)贸易律师Timothy Brightbill表示,“该行政令似乎承认,至少目前,美国尚未建立必要的制度,来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大量且不断增长的低额货物征收关税。”Brightbill指出,他预计商务部以及负责处理进口的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将把确保这些新关税尽快征收作为优先事项,“政府和国会都希望修补这个漏洞”。
这出闹剧显示出华盛顿政策制定的随意和混乱,也折射出中美社会联系之密、利益交融之深。每天有大约400万个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从中国运往美国。这在中美庞大的经贸往来中或许不算“重头戏”,但由于其中大部分是美国老百姓和企业的日常所需物品,如低价服装、玩具和电子设备,还有螺丝钉、气门芯等制造业工厂所需的生产必需品,因而取消“小额免征”的政策痛感很容易快速传导到美国社会的神经末梢。这种立竿见影的民生冲击,大概正是政策急刹车背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