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张秀兰,今年69岁,来自一个小县城。
年轻的时候,我在当地的一家国营纺织厂上班,那时候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算稳定,后来企业改制,我赶上了好时候,有一笔买断工龄的补偿,加上这些年缴纳的养老保险,现在每个月能领5000块钱的退休金,在我们这个地方,算是过得去的。
我老伴儿三年前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家。我们一共两个孩子,女儿嫁去了外地,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儿子就在城里,结婚后买了房,和儿媳一起过日子,孙子现在上小学四年级。
原本,我是想跟着儿子一起住的,但儿媳妇从结婚那天起,就没对我多热络过。
我这人有自知之明,不想惹人嫌,所以一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自己做饭,自己过日子。只是到了逢年过节,儿子儿媳才会把我接去他们家住几天,算是尽尽孝心。
今年春节,儿子照例把我接去他们家过年。我心里是高兴的,毕竟一个人在家太冷清,能和家人团聚,总归是件开心的事。可谁知道,这次的年夜饭还没吃完,就让我听见了本不该听的话,让我彻底寒了心……
02
到儿子家那天,天刚擦黑,街上早已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孩子们拿着小鞭炮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年味儿很浓。
一进门,孙子欢快地扑到我怀里,嚷着让我给他发红包。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从包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塞进他手里,“乖,拿着,别让你爸妈看见,自己留着花。”
孙子笑得眉眼弯弯,悄悄把红包揣进了口袋,跑到房间里去玩了。我刚把鞋脱好,儿媳妇李慧就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带着敷衍的笑意,“妈,来了啊?饭马上就好,您先坐会儿。”
“好,好。”我应了一声,拎着大包小包进了客厅。这些年,每次过年我都给他们带东西,水果、坚果、腊肉,还有孙子爱吃的零食,虽然儿子挣得不少,但我总想着,自己能帮衬一点是一点。
我把东西放下,坐在沙发上,看着儿媳在厨房忙活。儿子还没回来,估计是在公司加班,家里就只有我和儿媳,还有孙子。
饭菜上桌后,儿媳随便招呼了我几句,就去打电话催儿子回家。等到儿子回来,饭菜都已经凉了。我倒是不介意,但儿媳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嘴里嘟囔着,“每次都这样,等你回来饭都凉了。”
儿子摸了摸鼻子,没吭声,坐下来吃饭。我看着他们小两口,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年轻人为了生活奔波,难免有些矛盾,但我一个做长辈的,也不好多说什么。
吃完饭,儿媳收拾碗筷,我想着帮忙,被她拦住了,“妈,您坐着就行,别弄脏了衣服。”
她这话听着是关心,可我心里却隐隐觉得有些别扭。
晚上,儿子陪我看了会儿电视,没聊几句,他就回房间休息了。我坐在客厅里,心里有些发闷,总觉得这家里少了点什么。
第二天是除夕,儿媳的娘家人也来了。
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亲家母,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平时说话挺客气,但总觉得有点冷淡。她进门后,先是给孙子带了很多礼物,又和儿子寒暄了两句,这才看向我,笑着说道:“哎呀,张姐,今年又是你在儿子家过年啊?”
我点点头,笑了笑,“是啊,孩子们工作忙,平时都没时间聚一聚,趁着过年热闹热闹。”
亲家母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饭桌上,大人们喝着酒,孩子们嬉笑打闹,气氛倒也算融洽。只是我隐隐觉得,儿媳对亲家母的态度,远比对我热络得多。她不停地给亲家母夹菜,嘘寒问暖,甚至还贴心地倒了杯温水,递到她手里。
这一幕落在我眼里,说不出的不是滋味。她从没这样对过我。
直到晚上,我无意间听到儿媳和亲家母的对话,才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家里,原来真的是个外人。
那天夜里,我睡得不太踏实,半夜起来上厕所,正好听见儿媳在房间里和亲家母通电话。她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我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妈,我早就跟你说了,我不想让婆婆来家里过年,她一年到头也没给我们帮什么忙,光拿着退休金自己过日子,倒是来我们家享福来了……”
我心里猛地一震,脚步顿时僵在原地。
“你看看你们,每个月还贴补我弟弟,给我们带孩子,你再看看她,自己住着房子,拿着那么高的退休金,连给我们帮把手都不愿意,真是没见过这么自私的老人……”
我站在门口,手里还握着房门扶手,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
这些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麻烦孩子的母亲。我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退休金,平时也不会主动去儿子家住,生病了也是自己去医院,能扛就扛,实在熬不住了才让儿子送我去看病。
可现在,我才明白,在儿媳眼里,我这样的“清醒”根本不算优点,反倒成了她嫌弃我的理由。
我苦笑了一下,心里一阵发凉。
她还在电话里继续抱怨:“……妈,你是不知道,我每次让她带孩子,她都推三阻四的,说自己年纪大了,带不动了。可我婆婆身体可比你硬朗多了,整天在公园里跳舞,出去旅游倒是挺积极的,怎么一到带孙子就不行了?”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布满皱纹,皮肤松弛,指关节微微有些变形。这些年,我确实没怎么帮他们带孙子,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是年轻时候了,万一带不好,摔着碰着,反倒成了罪人。
可在儿媳眼里,我这就是不愿意付出,是自私。
电话那头,亲家母安慰她:“行了,别生气了,你别搭理她,等她年纪再大点,腿脚不利索了,还不求着你们养着呢?到时候再收拾她。”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凉,仿佛掉进了冰窖里。
原来,在他们眼里,我的存在只是个负担,是个迟早要被嫌弃的“麻烦”,只是现在我还能自理,还能独立生活,所以他们暂时容忍我。等到有一天,我真的走不动了,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那时候,我就彻底成了他们的累赘。
我站在门口,沉默了很久。
良久,我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到房间,收拾起自己的行李。
03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
天色还未亮,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厨房的自动热水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我轻轻地拉开房门,拖着行李箱走到玄关处,正准备换鞋,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妈,您干嘛呢?一大早就要走?”
我回头一看,是儿子,他穿着睡衣,头发乱蓬蓬的,显然是刚睡醒。
我笑了笑,语气温和:“妈还是回自己家吧,你们年轻人过年热闹,妈年纪大了,早睡早起,怕打扰你们。”
儿子皱了皱眉,显然有些不解,“不是说好了在这儿住几天吗?怎么突然要走?”
我避开他的目光,将围巾裹紧了一些,慢慢地说道:“妈住自己的房子住惯了,还是觉得自在些。再说了,妈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儿子听出了我的言外之意,神色微微一滞,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我看着他,心里有些难过。我的儿子啊,或许他心里是孝顺的,可他终究还是站在了妻子那一边。
他没有挽留我。
这让我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我换好鞋,拉着行李箱走到门口,刚要推门出去,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儿媳带着困意和不耐烦的声音:“妈,您这是干嘛啊?大过年的,怎么说走就走?”
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脸上并没有多少挽留的意思,反倒像是松了一口气。
我心里一片了然,轻轻笑了笑,“慧慧啊,妈年纪大了,觉少,起得早,待在这儿怕打扰你们休息。再说了,我在家里也有些事,还是回去自在。”
儿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妈,您这话说的,我们哪会嫌您打扰啊?”
她嘴上这么说,可眼神里却没有半点挽留的意思。
我点点头,不再多言,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外面的天刚蒙蒙亮,街道上还没有多少行人,寒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刺骨的凉意。
我拢了拢衣服,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反而有了一种难得的轻松。
这些年,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儿子家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生怕给他们添麻烦,生怕让儿媳不满。可到了最后,我才明白,无论我怎么做,在这个家里,我始终是个外人。
或许是因为我没有把全部的退休金交给他们,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像亲家母那样,主动带孙子、贴补小家庭,或许……只是因为,我只是个“婆婆”,而不是“亲妈”。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还有自己的房子,还有5000块的退休金,我完全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可以去跳广场舞,可以和老姐妹们去旅游,可以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去讨好那些根本不在乎我的人。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回家是个正确的决定。
今年过年,虽然我依旧是一个人,但至少,我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再听那些刺耳的话语。
我拖着行李箱,慢慢地朝公交站走去,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以后的日子,就为自己而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