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乾波

出品 |波哥看楼市



2月1日起施行!

解决婚姻家庭纠纷,最新司法规定来了!

2025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及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解释(二)》已于2024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33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

这个婚姻法新规一出台,就在国内引发了热议,总共用23个新条款,全面严谨界定了婚姻关系中的财产权属与处置、男女双方的家庭责任划分、离婚中孩子的归属判定等主要问题,并结合以前的《民法典》中的相关约定,根据社会实际的众多变化,对各类情况给出了最新的解释和统一规范,比如彩礼争议、比如出轨、比如给小三的财产等,增补了许多新的条款,在法律层面是一次非常大的变化,也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婚姻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财产、责任和孩子的三大核心问题,在本次婚姻法新规23条中都可以找到清晰明确的法律指引,过去区域型的或少数性的争议及其判例等,皆将逐步消失,而成为普遍性的和全国性的统一模式,亦将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有鉴于此,本次23条新规,说其是一次历史性的大变迁,亦不为过。

为啥这样说?

下面,我们暂时从宏观角度来简单解读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此时要对婚姻法进行如此大的优化和调整呢?

在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说了两点:

一是,在制定背景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婚姻家庭矛盾呈现出新特点,家事纠纷案件数量高位运行。

近三年来,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每年大约200万件,占全部一审民事案件的12%左右。

其中,离婚纠纷案件每年大约150万件,占所有家事案件的近80%。

离婚纠纷中,财产分割成为焦点。

涉案标的额增大、财产类型多样化,婚姻家庭与财产领域问题交织,疑难复杂案件增多,法律适用标准亟待统一。”

二是,在主要内容上

“《解释(二)》共23条,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务实管用,重点解决夫妻间给予房产、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违反夫妻忠实义务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以及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审判实践疑难问题。”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上述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综合体,毕竟,法律要针对和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才有真实的意义和价值,不然,法无所出、法无定法等,只会让大家和社会更加迷茫、混乱。

◢其一,如上,确实,在近年,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众多变化,婚姻家庭纠纷越来越多,依然成为国家要重点考虑和有效解决好的社会课题,同时,这些离婚事件的出现,也已经传导到恋爱、结婚等相关环节,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而结婚和离婚是其中两大关键节点,都深度指向婚姻法的具体内容是如何有效阐释和约定的,因此,婚姻法必须要针对新的问题给出一个有章可循的解决方案,是为其必然。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细胞如果发生病变,必将引发全身心的各类病症。

◢其二,我们认为,本次婚姻法新规的推出,其中一个大重要的亮点——就是在婚姻观念上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修正和强势引导。

因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变化,其本质都将是一次观念和思想上的改变所导致的。

但是,观念上的改变和进化,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达成,需要积累也需要客观事理上的众多坚实支撑。

实际上,到本次新规的推出,在社会现象、法律优化等层面,都在慢慢累积和调整,如今,全心推出新规23条,就是对前面众多众多事实和思想的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同时,也只一次剑指新观念和新风尚新行为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筑基的动作。

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情感、家庭、婚姻、利益、商业和社会等,在最后都将回归到男女和家庭这一基础层面上来,自古至今,没有例外,其他的都是此基础上的各类延申和不同变化而已。

比如,为何近年来高价彩礼屡禁不止?

比如,为何近年来都不敢或不愿结婚了?

比如,为何近年来男女离婚后,把三代人都搞得伤痕累累?

比如,为何近年来大龄剩女和光棍的比例越来越高?

等等

对此,另外一组数据也可以在另一个角度看出许多的端倪——

2月9日,民政部在官网发布了《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公布了2024年的结婚人数:

610.6万对,同比下滑了20.5%!

这个数据创下了45年(1978)以来的最低纪录!



在结与离之间,在情感和利益之间、在家庭和社会之间等,一衣带水,勾连众多。

此外,在当下新一轮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要求和新模式新阶段中,婚姻家庭等纠纷,如果依然居高不下,必会在文化传统、商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更多的掣肘,最后也会在民族信仰和传承上造成众多和重大的崩塌,届时,所谓的经济发展等,都将会千疮百孔,难以为继。

礼崩乐坏,谁还能看到未来及美好?

◢其三,男女之婚姻,是身心灵的结合,也是物质和文化的混合体,牵扯着各类系统的运行。

最终,在天地人三维大框架中充分表现出来,而逐步归结到本质的层面。

由此观之,婚姻的纽带,在生命的源头就深度交织在一起的,剪不断、割舍不了,是众多元素之间的量子纠缠。

关乎本源、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

”二字,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洞察了一切——“++”:

性别的差异和互补,即为阴阳之道,而穷究万物;

“昏”,其意指光线暗淡、模糊不清、头脑糊涂等,说得就是人类在婚姻上,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感受和体验,是有盲点和缺失的,而不会像一张元素周期表或一场化学实验那样的清澈见底、无所遁形等,否则,人类世界就不再是复杂世界了,都将变成机械空间,而失去了灵性。

在这点上,历史上和近年来的那些许许多多的政治婚姻、商业婚姻、添加彩礼等等事实和案例等等,事实上都偏离了婚姻和精神层面的合理协同的基本发则,用四处外溢的铜臭味腐化了精神范畴上调筋骨血脉魂等,失去了有机的粘连,而变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商业或物质来元素。

“因”,即为因果,穿透一切,关联众多。

譬如,在上述的新规中,从财产、责任和小孩等众多方面,对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角度的梳理和重新解构等,比如,最明显有基本原则是“不重不漏”——一夫一妻,重婚无效;本源思考,不挂一漏万。



综上,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家庭即社会的细胞,现代科学认为,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由婚姻关系组成的家庭,也同理变成了社会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也因此,成为了社会、商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小最基础的母胎型元素。

那么,从这个维度来思考,婚姻及其前中后的各类变化,就是骨血四肢毛发等范畴中的第一生发点和立足点,其他的一切,都需要凭此才能成立,特别是社会层面,如同生命起源一样,先有风雨雷电,后有大千世界,先有碳基,后有筋骨血脉等。

不然,无根,则无身无魂,所有的所有,将归于虚无和空乏。

所以,我们认为,本次婚姻法新规的推出,在思考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上,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面向未来的新洞察新需要。

一法一世界,一缘一人生。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千里姻缘一线牵,相见、眸动、相识、了解、情生、携手、步入殿堂、乃至轮回相望,等等,波哥觉得,这才是天地人有效运转的核心法则。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反之亦然。

婚姻法新规,只是呆板的条文吗?

今天,仅从宏观和社会学层面来观察一二,接下里再从其他角度做一些解读,敬请期待。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