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期待《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像期待一个喜欢的人,雀跃不已。

本周,迎来香港原创音乐特辑。

就如何炅所言,这是最呼应“声生不息”这四个字主题的一期。

因为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

通过盘点香港原创音乐人,通过这些香港原创音乐,我们感知到“日本歌曲养活半个香港乐坛”的说法早已渐行渐远。

从依赖版权翻唱到港乐有自己的声音,港乐完成了自己的“涅槃重生”!原创的、本土的音乐,才是携带香港基因的最动人的声音。

1

节目一开始,男队就先发制人,一首集体大合唱《心照》,高调地放出王炸。

这首《心照》,是香港著名歌手、演员郑伊健演唱的一首歌曲,郑伊健是陈小春的好兄弟,好朋友,一起表演,一起唱歌,感情深厚到称其为“翅膀”。

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曲时,男队集体大合唱。既能让陈小春感受到兄弟情的力量和温暖,又让这首温馨又热烈的歌曲,闪耀出更加璀璨的的光芒。



这首《心照》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词是香港词坛大神黄伟文。

这首歌的歌词很有意思,将“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这句话做了具体阐释,所以取名“心照”。

这样通篇“讲理”的歌曲,还能让听到的人心神徜徉,黄伟文的词果然功力深厚。

特别喜欢这两句:

一幅相 顶多拍下平面的震荡

一颗心 先可以塑造天地圆方

看整首歌词,哪怕是没有旋律,都有着平仄美感和诗意表达,读来让人心悦诚服。

当然,这首歌在作曲上,亦可圈可点。

作曲简约流畅,轻快动听,大量附点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轻快感;副歌旋律线条不断向上,表达出歌曲的明朗底色和向上意旨。

主歌部分,以陈述手法,呼应旋律的轻快节奏,明朗乐观的歌词更让其情绪更加昂扬向上。

副歌部分,歌词铺陈开来,加上旋律推动感的加强,调动起人的情绪,使情绪达到顶点。

整首歌曲无论是作词、作曲、还是演唱,都非常完整,没有一个方面拉垮,听得人心情愉悦。

2、

除了男队一起唱的《心照》,最后的beyond的《光辉岁月》成为整场节目的华彩乐章。

以《光辉岁月》结尾,是对港乐光辉岁月几十年的总结,更是对香港原创音乐的鼓舞。

当然,《光辉岁月》也是黄家驹的原创歌曲。

1990年,黄家驹随香港电台“爱心第一旅”去巴布亚新几内亚,亲眼目睹了当地民众因战争和灾荒遭受的苦难生活,这让他内心有极大的触动。

回到香港后,他又在报纸上看到了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被困狱中的故事。

黄家驹有感而发,为这位不屈的斗士创作出了歌曲《光辉岁月》,向这位黑人领袖曼德拉致敬,歌颂他一生为消除南非种族歧视、为实现民主和自由社会而做出的努力。

这首《光辉岁月》唱出了曼德拉的精神。

曼德拉,是一个自带光亮的人,哪怕是在监狱这样最黑暗的地方,他都活成了一道光。《光辉岁月》也自带这样的光芒,刺破黑暗,带给人们勇气和力量。

据说后来曼德拉访华,才知道黄家驹为他写下了这首《光辉岁月》,有人将歌词翻译给曼德拉,这位伟大的黑人领袖竟然听得潸然泪下。

这首《光辉岁月》不仅是唱给曼德拉,更是唱给所有经历过苦难、遭遇过不公、向往自信自由的人们,所以它成为beyond所有歌曲中经典中的经典。

这首由黄家驹、何启弘、周治平作词、黄家驹作曲的《光辉岁月》,也于1990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黄家驹凭借该曲获得“最佳填词”奖 。



3

原创音乐是港乐“声生不息”的源头。

黄家驹曾说,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可见,曾经的香港乐坛是多么的轻视原创音乐。

曾经的香港乐坛遵循“巨星模式”,非常“短视”。经过验证的作品翻唱就火,又怎会冒原创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Beyond这样的原创乐队就难以适应,很多的原创音乐人也就举步难艰。

但,万物都有缝隙,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在与主流世界并行不悖的空间里,那些像黄家驹一样有着人文情怀与卑微梦想的音乐人,一直在坚韧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表达着自己的梦想,传递着如火的热爱,他们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就像节目的开篇介绍的那些音乐人,林智乐、林健华、林家谦、汤令山、郑欣宜、MC张天赋等,他们就是“声生不息”的见证者,用自己的原创音乐书写着港乐的今天、明天。

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原创音乐的队伍,去创作、去演唱、去传播港乐,香港乐坛才能永驻“光辉岁月”,续写港乐传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