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在线报道,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最新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对2024年市场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2025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报告发现,虽然天然气市场受俄乌冲突爆发冲击后在去年朝着逐步再平衡的方向发展,但全球天然气市场仍然脆弱。报告指出,尽管今年一月俄罗斯通过乌克兰管道对欧洲输送的天然气中断不至于对欧盟构成迫在眉睫的供应安全风险,但它可能会增加欧洲对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需求。

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旨在限制俄罗斯的经济活动,削弱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限制贸易和投资等。制裁加剧了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孤立,影响了其外交政策的实施。欧盟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损失,以及能源进口成本的增加,对欧盟经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尽管欧盟试图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摆脱。欧盟内部对制裁政策的分歧,部分成员国担心制裁对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对俄罗斯制裁措施正在摧毁欧洲经济。欧尔班表示,受制裁影响,匈牙利每年承受数十亿欧元的损失。制裁对欧洲经济不利,对匈牙利经济不利。匈牙利需要低廉的能源价格,而欧盟却放任能源价格上涨,对此,匈牙利家庭和企业都无法承受。

匈牙利的立场转变反映了其在欧盟内部的策略性行为。通过与欧盟的谈判,匈牙利获得了能源安全的保证,解决了其关键利益问题。这表明匈牙利的反对更多是一种谈判手段,而非真的要与欧盟彻底分裂。制裁对欧盟自身的反噬是显而易见的。经济上,制裁导致欧盟的能源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政治上,制裁加剧了欧盟内部的矛盾和分歧。这种反噬效应,也使得欧盟在制裁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据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称希在上任后100天内访华。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发言人表示:中方愿意同美国新政府一道,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保持沟通、加强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

明眼人都能看出,中方发言人这番表态其实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在告诉美方和国际社会,中方始终敞开着合作共赢的大门,只要美方有真正诚意,那么中美的双边关系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而推动这个突破的爆发点,显然就包括特朗普访华,毕竟中美关系若是成功向好发展,甚至是走向深度合作的方向,那么特朗普也确实很有必要亲自访华一趟,很多重要问题面对面才能够沟通的更顺畅,最终成功敲定,看来特朗普这回想要访华的心愿,确实是很可能稳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是由激进转向务实,而非对中国“网开一面”。中国与美国近期的互动,可能是两国达成了一些共识,确保双边关系能够有一个平稳的“新开局”。特朗普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那就是一边施压、一边谈判。从他迫切希望访问中国的表态来看,未必见得他对中国有多少好感,而应该理解为他急不可待地想跟中国面对面的谈一谈,确认中国的底线是什么,又能够出得起多少价钱。

特朗普上台刚3天,就明确要对欧洲开打贸易战,并且要求各北约成员国将防务支出调整GDP的5%。这两块大石头落在欧洲肩上,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法、德不太可能会轻易屈服,而且格陵兰岛与俄乌冲突的处理问题,事关欧洲主权,美欧在政治协商方面也会进行一番博弈。对比欧洲的境地,俄罗斯就更显得有些窘迫,本来冲突进入第三个寒冬之后,俄罗斯国家财政吃紧的局面就有些遮掩不住了。尽管冲突预算仍然是当务之急,但俄罗斯国内的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矛盾也越发明显。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对普京甩出了一道“要不谈判就继续制裁”的最后通牒,想通过这种强硬的手段,逼着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做出一些妥协。俄罗斯面对美国的制裁压力,开始采取各种应对手段。在这种情形下,普京少见地表示“让步”,愿意和美国进行对话。普京这番话,其实是考虑到国内的经济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想通过谈判来化解冲突,减轻内心的压力。再者呢,也是对美国制裁的一种反应,想通过对话找到个折中方案,避免局势越来越糟。

特朗普在加大对欧洲和俄罗斯压力之际,也向中国传递了改善关系的意愿。中美高层进行了多轮对话,美国新任国务卿布林肯上任后次日便联系了中国外长,并明确表示美国不支持“台独”。这一动作可能标志着中美关系有望改善。但中方对特朗普政府的承诺依然保持警惕。中国清楚,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多变,承诺可能另有深意。中国坚决捍卫国家重大利益,不会因短期和平而放弃长期发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为达到控制北约和欧盟的目的,他加大了对欧洲的施压力度,试图瓦解欧洲内部的团结一致。欧洲局势动荡,他巧妙利用各国间既存的分歧与矛盾,加剧欧洲内部的分裂,最终达到削弱欧洲整体实力的目的。借俄乌冲突调停之机,他试图主导全球能源市场,从而巩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看似试图缓和中美关系,释放出修补裂痕的信号;然而,其背后战略意图或在于借力中国促成俄乌冲突的解决,从而达到削弱俄罗斯的目的。

还没上台的时候,特朗普就曾公开批评拜登,称中俄合作越来越密切,拜登是“最大功臣”。在拜登政府的支持下,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俄罗斯跟中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频繁,合作持续巩固。本身单独和中国或者俄罗斯交手,美国就已经够呛,现在中俄凑到一起,美国就更别指望有多少胜算了。所以特朗普当时明确说过,只要他上台,就会将中俄“逐个击破”。于是他主动对中国释放友好信号,缓和中美关系。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在拉拢俄罗斯,透露要尽快跟普京会晤的消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