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巴拿马运河成为国际焦点,围绕它展开的一系列事件,深刻反映出美国、中国与巴拿马三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对地区局势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自特朗普上台,便对巴拿马运河表现出强烈的觊觎。他多次公然要求巴拿马政府交出运河控制权,企图将这条沟通美国东西两岸的战略要道收归囊中。2025年初,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在会见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时施压,称若巴拿马不采取措施结束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和控制”,美方将“采取必要措施”。但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从未参与运河管理运营,也不插手运河事务,一贯尊重巴拿马主权,承认运河为永久中立的国际通行水道。美国此举明显是无理取闹,意在为自己强占巴拿马运河找借口。

回顾历史,美国长期将拉美视作自家“后院”,对巴拿马运河曾有长达百年的控制,直至1999年,巴拿马运河及其周边地区才真正摆脱美国控制。如今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恰似重拾“门罗主义”与“大棒外交”。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称巴拿马运河现状“不可接受”,但鲁比奥并未说明美方具体要求和巴方不照办的后果,这种模糊威胁尽显美国霸权主义的肆意。《华尔街日报》评论鲁比奥此行是给巴拿马下“最后通牒”,要么削减中国在运河周边的存在,要么面临美国不确定的反应。美国这种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巴西伯南布哥州联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雷南·奥兰达指出,这类威胁体现出固守旧秩序者正采取更具攻击性策略,妄图延缓全球变革。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巴拿马在这场博弈中处境艰难。一方面,它与美国实力差距巨大,面临美国强大压力,承受着外交和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巴拿马运河对其国民经济至关重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失去控制权将遭受沉重打击。起初,巴拿马民众强烈反抗,通过游行示威和焚烧美国国旗表达不满,高喊“国家主权万岁”,反对特朗普收回运河控制权。但鲁比奥访问后,局势生变。

有报道称巴拿马政府似乎妥协,对美国单方面宣布政府船只可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未出面反对,联合早报还称巴拿马政府考虑取消中企经营运河附近港口合同,甚至宣布不再与中方续签“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这些表明巴拿马立场出现动摇。不过,巴拿马的妥协多是无奈之举,它深知若坚决抵抗,可能面临经济制裁、军事威胁等严重后果。但这种妥协也让其陷入新困境,美国可能提出更多苛刻要求,威胁其主权和利益,同时冲击巴拿马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而中国合作曾为巴拿马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增长等发展机遇。



美国政府资料图

中国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立场坚定、客观公正。中国尊重巴拿马主权和独立,与巴拿马合作基于平等、尊重、互利原则。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在《巴拿马星报》发表题为《美国,请学会尊重》的社论,回击美国对两国关系的不当指责,批评美国行径,要求美国尊重他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强调中方未参与运河事务,尊重巴拿马主权,中巴“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希望有关方面不受干扰,从双边关系和两国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做正确决策。

面对巴拿马可能取消中企经营运河附近港口合同以及不再续签“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情况,中国表明合作平等、尊重、互利及带来发展机遇的立场,同时密切关注局势。中国不会坐视美方以“中国影响”限制中企海外经营,这关乎企业利益、中国国际合作权益和国际经济秩序公平公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倡导和平与发展,积极应对是为维护自身利益、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更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巴拿马资料图

此次巴拿马运河事件影响广泛。在地区层面,美国霸权行径破坏拉美和平稳定,加剧地区国家对美国的不信任,巴拿马的妥协可能引发其他拉美国家担忧,促使它们更加团结应对外部压力。在国际层面,美国行为引发国际社会对霸权主义的关注和批判,呼吁各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尊重他国主权。中国坚定立场和积极应对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获国际社会认可支持。



巴拿马运河资料图

从未来发展看,美国若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将面临更多国际阻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单边主义与时代潮流相悖。巴拿马需重新审视外交政策,权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寻求长远发展道路。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这场地缘政治博弈考验三国智慧和决策,也为国际社会观察国际关系演变提供重要窗口。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度提高,只有平等对话、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任何霸权和强权行为最终都将被历史淘汰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