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中美竞争迎来彻底大反转。

美国出现了大透水。

中国出现了大爆发。

可怜的特朗普,一上台就成了接盘侠,无缘无故吞下了中国的接连无数个涨停板。


不仅中国的人工智能deepseek压得美国喘不过气来,就连中国贺岁电影动画片,都气势如虹,要去美国的电影历史票房上争个高低。用网上的话来说,这是创作团队不曾想到的,也是国家不曾想到的,更是每个中国人不曾想到的。


但现实就是如此,不容否认。连美国《纽约时报》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这波大爆发,其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了。而美国教育,失败了。如果美国教育再不改,未来会输得更惨。

纽约时报援引国内的报道称,DeepSeek团队的成员,都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没有留学生。而中国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巨资。

这是纽约时报能看到的。

纽约时报所看不到的,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祖宗智慧,就是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国三岁小孩念的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就已经在告诉孩子教育的重要。

中国教育的成功,不仅在于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更在于中国对选拔人才体制的探索和健全。

中国从封建社会以来,就设立了相对科学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到了现代,高考制度,更成为中国社会上公认最为公平的制度之一。几乎任何人都无法钻高考的空子。

这种全民教育的成果是什么?

纽约时报给出了答案。

2020年,中国培养的理工科STEM毕业生的数量是美国的四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方面,自2018年以来,它增加了2300多个本科项目。

截至2022年,世界将近一半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的本科院校,而美国院校只培养了18%。虽然大多数顶尖研究人员仍在美国工作,但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中国工作。

这个比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海战术。这基本上跟美国和中国的人口比例相当。

美国人口3亿多,中国14亿。中国差不多是美国的四倍多。

那么在培养和选拔出来的人才方面,中国基本上也是美国的四倍多。这个比例是基本合理的。

同样的美国人才和中国人才,他们的能力基本相当,美国人不会比中国人聪明太多,中国人也不会比美国人聪明太多。

但是一个美国人,要与四个以上的同等中国人竞争。那么美国人如果没有三头六臂,显然竞争不过中国人。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早在20年前,美国学者、《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弗里德曼就预言了这一结果。


他当时就说,在工业文明普及后,美国和中国的竞争,最后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四倍,美国将无法与中国竞争。

二十年过去了,现实正按照弗里德曼的剧本在演绎。

在这二十年里,中国正好完成了整个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进程,跻身到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平起平坐的位置。世界对中国来说,已经平了。

对我们的启示

中美的这种反转和对比,更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和底气。

从此我们再也不用怀疑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再也不用怀疑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不出天才甚至人才,再也不用怀疑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

事实上,这种能力,从来都是与生俱来的。他是天才学生自身携带的,很少是通过后天培养的。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

像美国的天才乔布斯,也不是在高校一帆风顺培养出来的,而是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

而中国拍摄《哪吒》的导演饺子,也是学医出生。

真正培养天才的,其实都是个人极端的兴趣爱好,然后加上环境的宽容许可。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通常只提供教育的基本部分。除此之外,社会还要有筛选人才的机制,把好的人才挑选出来,让他们有发挥的空间,这才是对社会成功十分关键的。

近期,特朗普又开始挥舞关税大棒,开始打贸易战。这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了。如果在中美竞争中,我们在气势上,在信心上,在底层的核心科技上,在人才培养上,都占据了上风,美国无论打什么贸易战,都根本不在话下。如果打贸易战就能赢,这种把戏谁都会,根本不需要特朗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