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其中,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枣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该农业园区为何上榜?记者进行了梳理。
近年来,罗江区锚定贵妃枣种植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目标,坚持“配套完善、质效提升、生态赋能”发展思路,集汇要素、集聚力量、集成生态,推动枣子现代农业园区优规模、上水平、提效益,蹚出了一条丘区农业现代化的“罗江路径”。
罗江区白马关枣现代农业园区
罗江区坚持资源围着园区转、要素跟着园区走,出台《罗江区农业产业发展“黄金十条”》,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从金融信贷、土地保障、创业扶持等方面推动园区一体化持续增效。2024年以来,整合各类财政资金5000余万元,招引社会资本9000余万元,全面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有效解决“看天吃饭”难题。
此外,罗江区深化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重点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柔性引进专家3名,创建专家大院等教学培训基地3个,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依托园区现有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创新开展“定制化+清单化”培训,培养遴选贵妃枣种植“土专家”“田秀才”16名,累计培训现代枣农2800余人次。
罗江区白马关枣现代农业园区
围绕产业发展布局,罗江区不断补齐园区短板,推动园区三产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园区发展质态。坚持链条延伸,加大对企业开展设施设备升级、加工技术创新等支持力度,坚持线上赋能,大力发展农民直播、“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等新型网销方式,搭建与京东、天猫等合作电商平台,坚持农旅融合,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的思路,串点成线打造一批精品农文旅线路,今年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00万元以上,有效延长了贵妃枣产业链。
充分发挥园区联农带农作用,罗江区围绕“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探索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村企合作+村集体经济参股”“土地流转+用工+社会保障”等经营模式,优化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建立和延伸获得更多收益。
截至目前,园区规模发展枣子面积6000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新型农联1个,发展面积过百亩的家庭农场13户,年产值已经突破1亿元,园内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