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是DEEPSEEK,比DS还火的,则是《哪吒2魔童闹海》。尽管两者并非一个领域,但都带着粉丝们一起创造了历史。
不过,今天说DS只是起个兴,并不打算具体讲它。今天要扯的,是春节档的两部电影,除了哪吒,还有《蛟龙行动》。
有人要笑了,两部电影跟三苏,能有什么联系呢,娱乐圈跟文学圈,有多少交集吗?
要说交集可能没有,但春节以来的电影大战,让我想起苏洵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我们都知道,电影拍出来是给观众看的,给观众看是为了让他们买票的,本质上就是为了赚钱的。
有人赚钱很容易,有人赚钱却艰难,尽管,蛟龙行动也有几个亿的票房,但跟他们的预期比起来,肯定差得远了,据说得亏几个亿,结果无疑会是比较让人心寒的。
苏洵呢,之前拿着家里的钱跑遍大江南北,结交三教九流,说得好听是游历长见识,说得不好听就是抛妻弃子不照顾老爹的渣男。
他二十七岁才沉下心来学习,这个回头的浪子,也是下了狠心的。他将自己之前有文章全部烧了,潜心读书,直到自认已在书中取得真经,才又重新写作。
但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能中得进士。后来在京城求官,对于那些要进行考察的职务,都不接受。因为他还很自傲啊,觉得朝廷你既然求才,我已名声在外了,还要考,考个屁啊,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啊……
《蛟龙行动》的导演,觉得自己的片子也是拍得很好的,很有实力的,他认为评分不高,乃是有人故意黑他们……
虽然我没看这部电影,但我愿意相信,他们确实是拍得不错,只不过,运气差了点而已——苏洵也是运气差嘛,以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实力,搞个进士,也是应该的。
苏轼苏辙呢,嘉佑二年的科考,尽管他们也有实力,但同样有运气成分。
毕竟,跟很多人以为的苏轼考了第二名榜眼不同,史实是,两兄弟的等次,其实都是比较靠后的,也就是说,差一点就名落孙山了。
这就跟哪吒1一样,刚出的一部作品,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打出怎样的战绩,会获得多少票房,它的成功,也有运气的成份在里面。
但到了哪吒2呢,正跟苏家兄弟考制科一样,完全就已经摒弃了运气的加持,而是以绝对的实力让人不得不服气呢。
在儿子们的绝对实力面前,苏洵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他,却没有弄他儿子。
在哪吒的绝对实力面前,别说《蛟龙行动》,其他电影都得献上自己的膝盖啊。
所以,我将两部电影与苏家三父子对比,也不算是瞎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