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抱这个蔡明,接蔡老师同款顺利人生。
《一路繁花》里,蔡明亲证她大半辈子,全是走运,全是顺。
节目里有那么一段,刘晓庆提议,全团来个追忆似水流年。
叫观众一边听她们人生多艰,一边佩服她们屹立风口浪尖。由此明白什么叫“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女”。
蔡明一脸为难:来不了这个,我没惨过啊。
庆奶让她展开说说,可惜蔡明只是顺,又不是傻,果断拒绝:“别啊,那多招恨啊。”
蔡老师命好但低调,不来富显摆,活嘚瑟那套。
假如她把履历印在纸上,再裁半条白边,送给隔壁杨子,都够杨子订成一套纪传体史书的了。
蔡明爸是大学教授,妈是主任医师,把她生在了新中国,让她长在了大首都。
皇城根下机会多,小蔡又天生机灵漂亮,上幼儿园就当领舞,上中学就被选上演电影女主。
12岁演了第一个电影,红遍全国。
北影厂点名收她,还保送她进电影学院,不用考,直接上的那种。
本打算捧她做当时最流行的悲情大女主,按当家一姐的方向重点培养。
奈何蔡姐实在太许昕,喜剧才能跟好身材一样,偷偷藏不住。
偶然和陈佩斯搭档,演喜剧电影。
陈佩斯是戏眼,她做镶边花瓶。笑点原不在她身上,她就负责漂亮。
但蔡姐脑瓜灵、嘴皮溜,白天拍戏,晚上帮编导出主意,上下嘴皮一碰一个包袱。
向来严苛的陈佩斯,都给她拍手叫好,力推她去搞喜剧。
一代小品女王,就此诞生。
当然老天还是非常公平的。别看蔡明事业红火,她的婚姻也同样幸福。
老公即初恋,俩人几十年来,没闹过什么花边绯闻。
蔡姐打仗到边关,老公纺织在家园,女耕男织,妻唱夫随,军功章各领一半。
庆奶牌精神状态,核心技术是想得开。
蔡明不用,她就是纯过得好。
60来年遇过最大的坎儿,恐怕就是《一路繁花》里,李小冉不让人吃午饭,她饿得低血糖直犯了。
快来抱蔡明,接菜菜子同款顺利人生。
过年期间,李小冉在微博骂观众,蔡明在小红书上做直播。
给观众拜年,时不时爆点拍摄时的料,依旧出口就是梗,逗观众乐。
她跟李小冉,构成一组鲜明对照。
李小冉是标准内娱人,一身内娱病。
比如上旅游综艺不旅游,在酒店一睡一下午。
比多推个箱子,多砍个价,借给刘晓庆一管块钱的口红,都得找准镜头,好一顿表功。
说自己怎么委曲求全,怎么义务劳动,怎么为一团老小操碎了心,往高尚奉献的方向表白自己。
跟她拍节目不拿片酬似的。
如今再加个不许观众点评,凑齐了全套内娱综合征。
蔡明正相反,实在得像个香港明星。
直播时,牛在在向她转述网友好评,夸她有梗,也佩服她登顶玉龙雪山,真有毅力。
蔡明听完,也就“嗐”了一声,说这是她的工作,应当应分。
前几期里,只有蔡明和俩男孩跟满了所有旅游项目。
每个需要出力气的场合——找饭店、买菜、做饭、推向太、哄李小冉,都能看见蔡姐忙叨叨的身影。
也会找镜头,但不为输出个人情绪,不上纲上线,也不吹牛。她满心想的都是娱乐大众,传递快乐。
睡前会跟镜头道晚安。
早起看晨雾,再冲镜头招手,捏着菜菜子的声调,说要把好运气传给亲爱的观众朋友。
爬玉龙雪山,插着氧气袋,还惦记着给大伙演节目。
倚在半山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对着摄像机,讲了段脱口秀。
说年轻时也上过青藏高原,跟郭达在西藏那曲演小品,花絮比小品还小品:
郭达演病人,她演护士,大脑缺氧版。高反发作,反应迟钝,演到给郭达打针的情节,光记得扎针,不记得拔针头。
高举全套注射器,再加个百米助跑,往郭达屁股上猛戳,只听郭达一声凄厉惨叫,蔡护士心里纳闷:怎么跟平时的声音不一样呢?
别人张嘴露的是牙,蔡明张嘴就是梗。
夸刘晓庆刀工:“姐,你这切得不是土豆丝,是土豆棍。”
大合影时,别人喊“茄子”,她喊“没钱”。
跟贺峻霖爬山时,随手捡起不知道谁丢的植入广告物料:“这美团得感动成什么样,还不得给咱终身免费吃饭?”
李小冉让回到北京时,披上节目组发的毛毯,蔡明:“一人披一个大黄毯子,美团是成立了一文工团吗?”
年初五在小红书上直播,网友请教蔡姐:把握不好阴阳怪气和开玩笑之间的尺度怎么办?
蔡明给出了诚恳的建议:“那你就先别开玩笑了。”
蔡姐的幽默没有瓶颈期,随用随有。
我从她永远丝滑的脑回路里,总结了一点规律:
给出一个反应,跟对方的期待错开,或者干脆反着来,就产生了笑话。
是一种聪明,也是一种个性——灵活、跳脱、放松、自然而然。
人的命运,表面看是玄学,仔细瞅是无数选择累积的结果。
我们看蔡明的人生,大面上顺风顺水,也许不光是八字凑得巧。
人最大的风水,还是自己这张嘴。
我上个月写过一句话:不要卖惨会变真惨。
本月借蔡明这篇,再写一句:多讲笑话,就会活成喜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