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李云和余良是街角花园附近出名的勤劳夫妻。每天清晨他们就开始忙碌地摆放鞋摊。鞋摊不大,但货物种类齐全。

由于家里没有人帮忙照看孩子,李云和余良每天都带着两个女儿,六岁的香香和三岁的梅梅一起出摊。

一天,李云把鞋子一双一双地摆放整齐,余良则忙着整理尺寸。香香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眼睛时不时地扫过周围的人群。梅梅则在摊位前跑来跑去。

“妈妈,我想去隔壁王叔叔那里玩。”梅梅拉拉李云的衣角,小声说道。

李云抬头看了看,隔壁王叔叔是卖水果的,他的摊位就在不远处,能清楚地看到梅梅的一举一动。“好吧,不过你要乖乖的,不要乱跑,听到没有?”李云叮嘱道。

“嗯嗯,我知道了!”梅梅兴奋地点点头,一溜烟地跑向王叔叔的摊位。王叔叔平时就很喜欢逗梅梅玩,每次看到她都会给她一颗糖,梅梅也很喜欢去找他。

梅梅在王叔叔的水果摊上玩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跑回到李云身边。

“妈妈,我想买气球!”

李云正忙着招呼一位顾客,听到女儿的话,便停下手里的活,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元硬币递给梅梅。“去吧,买个喜欢的颜色,玩一会儿就回来。”

梅梅接过硬币,欢天喜地地跑到不远处的气球摊。最终选定一个粉色的 Kitty 猫气球。

就在梅梅拿着气球,准备转身回到父母身边时,一个穿着蓝色外套的陌生男子走过来。他蹲下身子,对着梅梅说道:“小朋友,你的气球真漂亮。叔叔这里还有更好看的,要不要看看?”

梅梅天真无邪,并没有设防,好奇地看着男子。“真的吗?是什么呀?”



男子神秘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玩具,递给梅梅。“你看,这是会唱歌的小鸟,喜欢吗?”

梅梅被小鸟玩具吸引住,伸手想要去拿。就在这时,男子突然一把抱起梅梅,迅速向人群外走去。梅梅吓了一跳,手中的气球掉落在地上,她本能地呼喊着:“妈妈!妈妈!”

然而,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没梅梅的呼救声,李云正专心向顾客介绍鞋子,根本没有听到女儿的呼喊。

几分钟后,李云忙完手里的活,习惯性地抬头寻找梅梅的身影,却发现原本应该在气球摊附近的女儿不见了。“梅梅?梅梅!”她喊了几声,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李云急忙跑到王叔叔的摊位前询问:“王哥,你看到梅梅了吗?刚才她还在你这里玩呢。”

王叔叔摇了摇头,一脸疑惑地说道:“没有啊,我刚才一直忙着卖水果,没看到她。是不是自己跑到哪里玩去了?”

李云和余良在附近四处寻找,他们焦急地呼喊着女儿的名字,香香也紧张地跟在父母身边,眼睛四处张望,希望能够找到妹妹的身影。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寻找,都找不到梅梅的踪迹。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李云和余良顾不上收拾摊位,急匆匆地赶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他们将梅梅的体貌特征、衣着打扮等情况详细地告诉警察,希望警方能够尽快找到他们的女儿。派出所的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展开调查。

第二天一大早,李云和余良就带着梅梅的照片,挨家挨户地询问。他们走遍附近的街道、社区,甚至远郊的村镇,逢人便问:“您见过这个孩子吗?她叫梅梅,三天前在街角花园附近走失了。”

他们把梅梅的照片印成寻人启事,贴满大街小巷的电线杆、墙壁和公交站牌。寻人启事上详细描述梅梅的体貌特征和走失时的衣着,并附上李云和余良的联系方式。

一次,他们听说在邻市的一个马戏团里出现一个和梅梅很像的小女孩,李云和余良连夜赶到那里,结果却发现只是一个长相相似的孩子。

为了方便梅梅回家,李云和余良始终没有搬离原来的住处。为了让梅梅更容易辨认,李云特意找来油漆,将他们家屋顶涂成梅梅最喜欢的粉红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