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殖子们的天都塌了!
大洋彼岸的马厂公,最近在美国痴迷于“大清洗”、“大查账”,从上到下可谓大杀四方。
特别是对“国际开发署”(USAID)的清算,不仅导致上万人被解雇,无数远程养殖项目断粮,甚至狗窝都被炸了,犬吠声都很难听到。
比如,之前一直刻意抹黑中国的BBC,态度竟然180度大转变,开始狂吹中国。
国际开发署被关闭
美国国际开发署于1960年代初成立,负责代表美国政府管理人道救援项目。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处的资料,国际开发署约有10000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
该机构在6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并在数十个其他国家开展工作。
但大部分实地工作,是由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其他组织执行的。
虽然该机构名义上以“减少贫困、应对疾病和自然灾害、促进民主发展”为宗旨,然而实际上干的却跟初衷“大相径庭”。
不仅资金使用方式“完全无法解释”,且很多都是“欺诈行为”,腐败程度更是“前所未有”。
根据政府数据,2023年美国在国际援助方面的支出达到680亿美元。
那么,如此巨额资金是如何花掉的?
比如,向塞尔维亚一个“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LGBTQ)组织提供 150万美元的补助金、资助越南电动车项目的250万美元,以及用于埃及旅游业的600万美元。
像索罗斯这样的亿万富翁,居然每年要拿走2亿多美元,以色列一个项目就拿走6亿美元,甚至花了2700万支持黑人在美国打砸抢...
这还没完,据说美国空军每个纸质咖啡杯的花费高达1280美元。
是的,没错,就是那种在办公室常见的纸杯;
还有,美国国税局每月在星巴克肉桂烘焙K杯咖啡上的花费为23万美元,而当时所有人都在居家办公!
很多所谓的立项援助,最终的大头都被“史密斯专员”拿走了。
史密斯专员呵呵一笑,这都是符合采购流程,两党议员监督下的预算,你们有什么好意外的。
比如,2010年海地7.3级强震,当时希拉里团队以重建名义向USAID申报11.4亿美元,最终通过层层分包,98.3%资金回流克林顿家族账户。
所谓的灾后重建,结果当地连一座永久厕所都没建起来。
不仅如此,还有大量欧美媒体也从国际开发署拿钱。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钱拿了之后,他们便不断地抹黑中国,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英媒BBC。
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批评海外支出,认为这对美国纳税人而言不具成本效益,跟美国第一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驰。
于是,当他再次上任总统后,便对该机构动刀子。
不仅暂停几乎所有国际支出90天以进行检视,而且还拿起大刀开始“大裁员”。
之前,该机构全球共有超过10000多名工作人员,现在只保留294名。
曾担任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六年多的布莱恩·阿特伍德表示:“这太过分了。”
他还表示,大规模解雇员工实际上会毁掉这个机构。
可能大家不知道,在美国国际开发署上班能有多赚钱?
女员工萨曼莎·鲍尔透露,2021年资产估计为670万美元至1650万美元,2024年净资产高达3000万美元,平均每年最少赚500万美元。
这波“断粮”事件发生后,BBC也一反常态。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以前你给我钱,让我攻击你的敌人。
那你现在不给我钱了,我肯定要吹捧你的敌人,即使他没有给我钱。
不为什么,只是想要证明我的价值。
于是,BBC加班加点搞制作,甚至还搞了个《中国制造2025》专题报道。
全篇对中国全是溢美之词,把中国的无人机、比亚迪、华为以及DeepSeek夸了遍。
最后来了一波总结,中国的科技领先归咎于“制度”优势。
为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不适应,这还是之前大搞“阴间滤镜”的BBC吗?
我打开BBC一查,这新闻没有立场,规规矩矩地每页上都写着“客观公正”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给钱”!
好消息是,世界可以清静一段时间;
不好的消息,殖人们一片哀鸿遍野;
结尾
大家以为这就完了吗?
按照马斯克之前的计划,要把428个联邦机构裁成99个,200万雇员要削减70%以上。
据说,美国13州决定提起诉讼,阻止马斯克的相关行为。
不过,马斯克依旧我行我素,甚至被曝已经写好了遗嘱。
“我已经得罪了美国所有有钱有势的人,我准备做的事情可能会改变过去几十年美国的格局。”
“如果我发生意外,董事会会优先寻找拥有相同远景的继任者。”
马斯克很清楚,触动这些深层利益,可能会遭遇什么。
不过,马斯克脖子上的“红领巾”,更鲜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