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除东北部分地区外,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升温,江南中部升温最为显著,达到8℃以上。
然而在升温的同时,今天(2月10日)起,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将有大范围弱降水。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4~6℃,部分地区8℃,局地降温幅度10℃左右;11-12日,东北、华北部分地区、黄淮及西藏东部、川西高原、江汉西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11日夜间长白山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南方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12日白天,广东东部、福建东南部、台湾岛南部局地大到暴雨。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另外,南方部分地区在降雨的同时还将伴有今年第一声春雷。
未来中东部地区气温起伏多变,雨雪增多,公众需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尤其是老人、儿童、产妇以及患有心肺慢性病的患者,在气温回升并稳定在15℃之前,都不能随意减衣。
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鞋子要穿得暖和些,不要过早穿外露足踝及过薄的鞋袜。外出可以选择分层保暖的穿着,比如里面穿秋衣,外面套一件卫衣或毛衣,再加一件外套,这样便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服。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最好减少外出次数和时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若必须外出记得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和口罩。
一些患者对于寒冷天气比较敏感,需要重点保暖的身体部位也有所不同。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做好颈、腰、胸椎等脊柱关节的保暖最重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手足关节疼痛最为常见,应主要做好手足的保暖。
综合来源:应急管理部、新华社、中央气象台、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