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元宵节民俗文化巡演活动现场。李树锋摄
活动现场的耍牙表演。姚红军摄
活动现场的抬阁表演。江芳延摄
活动现场的河北省级非遗项目“琅矿活帷子”表演。李建峰摄
花车游起来,狮子舞起来,锣鼓敲起来……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河北省武安市2025“冬游武安过大年”旅游文化节暨元宵节民俗文化巡演活动热闹举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吸引了超12万名市民和游客观赏。
本次巡演活动融合“花车巡游+队伍巡游+定点演出”模式,沿武安新华大街行进,由南向北分三个展区进行展演。整场巡游展演共有来自武安各乡镇、市直部门、重点企业和旅游景区的50支队伍3000余人参与,持续3个多小时。
上午9时整,巡演活动在热烈喜庆的锣鼓表演中拉开了序幕,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引起一片欢腾。极具特色的河北省级非遗项目“琅矿活帷子”表演精彩亮相,身着颜色鲜艳的传统服饰,表演者或走、或跑、或踏、或跳,让帷子头上的铁环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随着队伍阵型不断变换,演绎出“五谷丰登”等字样,展现出百姓丰收后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这边还未舞罢,那边龙狮便欢腾出场,彩龙在鼓乐伴奏下盘旋腾飞,醒狮跳转、翻跃,动作威猛又显俏皮。精彩的节目开场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掌声此起彼伏。
沿街远望,花车巡游队伍已开始浩浩荡荡前行,绵延2000多米。花车设计多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融入了祥云、灵蛇、大鼓、灯笼、产业特色、文化底蕴等元素,展现了多彩的武安形象。
作为武安民俗文化重要构成的社火,是此次巡演活动中的“重头戏”。来自乡镇、市直部门和企业的表演者身穿节日盛装,踏着欢快的节拍相继登场。表演队伍各具特色,气势恢宏的傩戏、赛戏非遗展示引人入胜;热闹喜庆的旱船、跑驴、抬阁、踩高跷等民俗表演引人注目;腰鼓表演舞出了欢腾喜庆的气势,秧歌表演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传统绝活耍牙表演,技艺精湛,野性中凸现灵动;音乐快板边跳边说、节奏明快,汉服舞蹈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太极拳表演行云流水、柔中寓刚展示中华武术精髓……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民俗喜闹元宵的红火热闹。
一场年味十足的北方文化盛宴在寒冬里尽显古城的温暖与魅力。“此次巡演活动既有传统民俗的接续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高记斌介绍,武安市东西沟通晋鲁,南北通达冀豫,历史上人口迁徙频繁,具有晋冀鲁豫四省社火的多重色彩。同时,武安各类小戏、拳术、赛会也促进了民间社火的繁盛。每逢元宵节及庙会,武安的山沟村间争相上演各类社火表演。本次活动规模宏大,花车设计美观,各具特色,巡演节目深入挖掘武安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将该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巧妙融入节目编排,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成语文化元素,提供了多元化的观赏体验。
武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薛万尚说:“此次巡演活动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非遗、民俗、民间歌舞等融入群众生活,全方位展现了武安文化的魅力,让市民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尽享民俗文化盛宴,是一场凝聚人心、彰显武安文化魅力与城市风采的盛会,为武安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生态新城、幸福武安注入了蓬勃的文化力量。”(王海波、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