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行。据了解,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多名运动员参赛,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
“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为冰雪经济添了一把火。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在冰雪经济崛起的大势下,山东如何抢占先机,乘势做厚、做实冰雪产业?
为文旅消费打开新窗口
冰雪装备模特走秀、国风醒狮、篝火舞会、滑雪滑板……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烟台龙口的山东南山国际滑雪场,游客们近距离感受了各种冰雪项目。系列冰雪赛事如科普定向赛、雪地飞盘赛、“好运山东”单双板大回转赛等,还有系列冰雪主题科普展、冰雪装备展、冰雪项目体验展,都让游客们体验感满满。
山东省促进冰雪运动产业与周边消费的深度融合。烟台依托雪量丰富、存雪期长、雪质好的天然优势,孕育了7个滑雪场、2个真冰场,涉及冰雪产业的经营主体共42家,冰雪场地数量居全省前列。
随着“冰雪山东惠享生活”冰雪运动消费季惠民活动的开启,山东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冰雪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也进一步推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春节假期济南多家滑雪场迎客超万人。“卧虎山滑雪场整体客流超过一万人,平均每天的客流接近两千人。从正月初三开始客流明显增长,在初五达到高峰,达到了2600多人,达到滑雪场的最大承载量。”济南卧虎山滑雪场总经理曹付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随着冰雪经济持续升温,山东冰雪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新玩法和新选择,为文旅消费开门红带来新的活力。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山东各地围绕冰雪项目做足了功课。青岛围绕海鸥这一冬季文旅IP,以“追鸥逐浪”海上观光体验为代表的冬季“限定版”项目,受到外地游客广泛欢迎;烟台依托南山国际滑雪场、崑龙温泉、磁山温泉等景区,推出奇趣冰雪游系列产品,举办烟台海滨飞翔乐园首届冰雪艺术节、香岛湾首届冰雪节,将冬日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潍坊青州市九龙峪景区打造“冰雪乐园”和“青州狗熊岭”,让游客不用远赴东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雪乡的独特魅力;济宁峄山风景区、绿鑫春生态庄园景区等重点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滑雪场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游客在雪道上尽情驰骋,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刺激与快乐。
冰雪运动产品火爆
受益于冰雪经济发展,滑雪服、羽绒服、滑雪手套等装备的销量在这个冬天也迎来了大幅增长。据天猫平台的数据,2024年雪季滑雪行业成交同比去年整体增长超40%。其中,国产品牌、细分品类表现尤为亮眼。雪手套和护具品类的成交增速在50%至60%。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天猫滑雪服销量榜看,前10名中,有7个席位被国产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已成为滑雪服市场的“主力军”。
“多元品牌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空间。山东冰雪产业经营主体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各地出台政策支持拥有自主技术、品牌的冰雪运动器材装备、防护用具、设施设备、客运索道等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这也促使山东冰雪运动周边配套产品花样亮相市场。”山东省冰雪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山东体育器材大省的优势, 山东冰雪器材制造业初步形成威海冰雪运动器材、济宁冰雪运动服饰、德州仿真冰和滑雪模拟器等制造业集聚区,涌现出威海开泰体育、济宁建华中兴等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其中,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参与冰雪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自主研发了碳纤维雪地自行车及碳纤维滑板等冰雪装备配套产品。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山东拥有冰雪相关企业410家,其中冰雪制造业109家、服务业299家,从业人员1.2万人。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和2024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各类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64 亿人,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85亿人次。从消费端来看,我国各类冰雪运动消费规模已超1500亿元,除了门票、“吃住行”等必需性支出,包含羽绒服、滑雪服、滑雪手套等功能性服饰在内的冬季运动装备已经成为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消费项目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在冰雪消费方面,山东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经济导报记者在各大商场走访了解到,春节期间滑雪鞋服以及周边相关配饰从“小众”走向“大众”,许多国际品牌都将滑雪系列作为一个业务加码的方向,扎堆在雪季推出滑雪系列的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冰雪政策激活新动力
近年来,冰雪运动以及相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冷资源”逐步释放出经济发展的“热效应”。据统计,2024年冰雪季期间,山东各地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快速增长,冰雪产品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冰雪运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冰雪经济呈现出新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表示,在规划层面,将积极推动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等内容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冰雪经济发展制度设计。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山东也在积极布局冰雪产业,做厚“冷经济”,让北方旅游在淡季旺起来。山东省体育局印发《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实国家冰雪战略;德州市出台《关于推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十项重点任务”的意见》,在资金补贴、土地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对研发型冰雪运动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威海市出台《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冰雪运动休闲产业聚集区,推动冰雪等项目进校园,加大对国内外先进的冰雪产品等企业招引力度,推动形成冰雪产业聚集区,助力“冷资源”向“热产业”发展。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春节期间,山东通过举办系列冰雪赛事及嘉年华活动,促进冰雪消费,使冰雪“冷资源”向经济“热动力”加速转换。据介绍,“好运山东”2024山东省冰雪系列赛及冰雪嘉年华项目已于2024年12月31日启动,将于2025年3月1日结束,包含整个春节假期。
“济南市体育局主办的济南市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6届,共进行了56个项目的比赛,影响和带动济南市200多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济南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济南市将持续推动冰雪产业发展,挖掘冰雪竞技资源,重点围绕“冰雪运动+景区度假”“冰雪运动+研学教育”“冰雪运动+文旅演艺”等业态,打造差异化冰雪产品,全面提升济南的冰雪运动设施水平,丰富市民群众生活,为城市的多元化发展增添新动力。
不断推动冰雪旅游、冰雪消费和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山东冰雪经济将迎来黄金时代。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