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2月10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获悉,2024年青海省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优良天数比例为9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0.3微克/立方米。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全省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较全国总体水平高9.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长江、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青海湖、龙羊峡等重点湖库水体优良。土壤环境保持清洁,污染耕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9%、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升至41.3%,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
2024年,青海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支持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移动源管理等项目41个,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218蒸吨、散煤治理7.86万户,淘汰老旧车1.6万余辆,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稳固改善。同时,深入推进长江、黄河、湟水和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湖库保护治理,持续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加快推进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完成重点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年度任务;全面排查整治工业园区水环境问题等。
净土保卫战方面,分类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地下水重点防控区划定;青海省污染防治远程巡检系统上线运行,基本实现重点涉危险废物企业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全覆盖;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污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的协同处置模式;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认定;大力推进西宁市、海西州、玉树州“无废城市”建设。
守牢生态安全防线方面,做好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工作,接续开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协议资金24.75亿元,到位资金约70%;完成47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疑似问题线索和21个生态保护红线疑似生态破坏问题图斑核查;组织排查发现生态环境风险隐患644个,整改完成率达98%;完成湟水河、大通河等19条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全年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违法企业341家、行政处罚242起、罚款3802.05万元等。
此外,2024年青海争取中央生态环境资金33.52亿元,创历史最高,支持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等110个项目,推动解决了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黄河警示片等问题整改。结合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城乡垃圾等问题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提前谋划91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