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2024“发现重庆之美”《建设美丽重庆 城市治理“闯”新路》大型融媒体直播正式开播。

在首期节目中,南川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涛,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重庆城市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类延村做客上游新闻直播间,与上游新闻主持人一道,通过推动“执法型城管”向“服务型城管”的三个“转变”,详解南川“潮汐摊区升级版”。

姚涛在直播中表示,“升级版”的“潮汐摊区”有效破解占道经营“整治—反弹—整治—再反弹”的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主动提供便民利民条件,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与温情。

“潮汐摊区升级版”带来新变化

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办好流动摊贩潮汐摊位”。作为全国率先探索设立“潮汐摊区”的南川区,通过构建“城管、街长、摊位长”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有力推动城市管理“秩序、活力、品质”三维统一,为全市办好“潮汐摊位”这项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姚涛介绍,自2023年设立“潮汐摊区”以来,南川区城市管理局不断对“潮汐摊区”进行迭代升级,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与需求。


这个“升级版”到底有哪些新变化?姚涛用三个“转变”进行解答。

第一个转变,是被动执法转变为靠前服务。当地通过组建管理团队,收集市民买菜、菜农摆摊的需求,主动服务,找到人流密集区域规划设立“潮汐摊区”。

第二个转变,是流动经营转变为定点创收。通过定点设置“潮汐摊区”,能够带来更加稳定的客流,解决菜农此前只能流动经营,从而增收有限的情况。

第三个转变,是被动执法转变为主动治理。城管执法人员与菜农成了一家人,彼此之间更加和谐,让城市秩序与活力充分融合,其乐融融。


在今年,“潮汐摊区”也将持续更新升级。

姚涛表示,南川区城市管理局将升级迭代“潮汐摊区”配套设施和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各类临时占道摊区规划及“数字化导引地图”,全面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努力在改善民生上探索新经验、实现新突破。

构筑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微链条

“城管执法以及城管执法人员与摊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命题。”对于南川区探索设立的“潮汐摊区”,类延村在点评中认为,该改革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命题的有效尝试。


在类延村教授看来,“潮汐摊区”切实践行了人民城市的理念,将服务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各环节、全流程,发挥了管理实践的“为民效应”。

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潮汐摊区”建构了高效持续的城市管理新模式,让城市管理部门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的转型和变革,改变了以往基于政府单方诉求追求管理效率的行为模式。


类延村表示,“潮汐摊区”一是方便居民,二是方便菜农摊贩,三是方便城市管理人员。三个方便构筑城市带动乡村、乡村服务城市的微链条,通过管理变革推动管理效应、服务效应和发展效应的一体实现。

“作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重要举措,‘潮汐摊区’有效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类延村建议,南川区城市管理局可围绕“高品质”和“生活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以定点时间段和常态时间段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积极探索生活服务内容、生活服务平台、生活服务方式的变革。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通讯员 罗建 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