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足球,青岛荣耀。在每年的“中华杯”全国中老年足球赛中,都活跃着一支来自青岛的劲旅青岛家樑队,20年间,他们已夺得30个冠军。另外,青岛每年的“杨昌杯”老年足球赛中,也闪耀着这支球队的身影。而且,这支球队的投资人,正是“杨昌杯”的发起者,他就是今年已75岁的日籍华人王家樑。


年轻时的王家樑

王家樑,1949年2月18日出生于青岛即墨路一个特殊的家庭。他的爷爷是爱国旅日华侨,在日本大阪经营着一家大饭店,并曾资助过孙中山。父亲则帮着爷爷打理饭店事务。王家樑从小就是体育达人,就读于顺兴路小学、无棣四路小学时,短跑、垒球等都是他的强项。六年级时,他的身高已达1.7米,这为他后来从事足球运动,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后来,王家樑凭借出色的体育特长,考入青岛9中。在那里,他遇到了足球启蒙老师孙绍斌。


小时候的王家梁(最高的)

初二时,年仅16岁的王家樑,就入选了青岛市青年队,跟着教练李波龙、李克伦学习;第二年,他又加盟了少年队,师从唐纪青。初中毕业后,王家樑还在外贸队,跟着青岛足球教父级大咖杨昌学习,并在对阵山东队时,两度取得进球。1981年,32岁的王家樑告别了当时所在的二轻局和单位里的足球队,肩负继承家业的重任,东渡日本。当时,他们家在日本大阪经营的东海楼鲁菜大饭店,一天的营业额就很可观。回忆起当时去日本的场景,王家梁依然感慨颇多:“在那之前没有出过国,一句外国话也不会说,让我去饭店但我也不会做饭,心里都充满了未知数,但也觉得既然过去了,就一定要做好。”当王家樑到了日本之后,先被安排进厨房,成了学徒,他的接班之路,从学习刷碗开始。就在王家樑不断成长中,1983年、1991年,他的爷爷、父亲先后告别了这个世界。后来顺利接班后,王家樑在继承家业的基础上,又开了3家饭店,事业可谓蒸蒸日上。

但再好的生活条件,也消解不了思乡情绪。从1985年开始,王家樑经常回青岛踢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时任青岛市体委主任刘同钜,市足协主席陈敬莘那里获悉,青岛想为孩子们打造一项绿茵赛事。他便组建了家樑少儿足球俱乐部,并在1991年举办了首届家樑杯少儿足球联赛。这一办,就是13年。于大宝、刘洋、王子铭等青岛籍国脚,都在联赛中得到了成长,并从家樑少儿足球俱乐部输送到了职业队中。王家樑回忆:“当时青岛足协的领导跟我说有个少年比赛,几万块钱就可以冠名,我想这个费用相比在日本的营业额来说并不多,也想着为家乡足球做一份贡献,一直举办了十几届,再后来因为踢球的孩子少了,慢慢就不办了。”


年轻时的照片

除了助力少儿足球之外,王家樑还一直致力于青岛老年足球事业的发展。1999年,50岁的他加入了青岛元老足球队。5年后,他成为了这支球队的投资人。从此,20年间,他为球队投入了五六百万元。鼎盛时期,球队一度设有6个组别。而球队配置,也堪称豪华:赵书田、应仁德、刘金海等名宿,都在这里当过教练,而戴仁庆、张崇发等名将,则随队南征北战。


元老足球队

2005年,在潍坊举行的“中华杯”中,青岛家樑元老足球队首次夺冠。2024年10月,在梅州举行的第32届“中华杯”中,家樑队再次勇夺A组冠军。这期间,为了纪念恩师杨昌,王家樑还发起创办了青岛市“杨昌杯”老年足球赛。2025年,这项赛事将迎来第20届,规模和影响力都越来越大。


获得老年足球赛冠军

能胜任前锋、前卫等多个位置的王家樑,以前也经常登场,而且非常投入,以至于鼻梁骨和肋骨都骨折过。而今,虽然他已不再参加高强度比赛,但还是按照每周3次的节奏,到天泰体育场活动。他说,这么多年了,老弟兄们在场上分秒必争,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非常感动。他会带着大家,继续奔跑在绿茵场上。2011年,王家樑获得青岛市中老年足球发展突出贡献奖。每次获得表彰,但他总是谦虚地说:没啥,我就是为青岛少儿和老年足球做了点儿事。


年轻时练过摔跤


参加老年足球赛


记者与王家樑合影


奖杯记忆


老年足球赛捧杯


投资足球赛


省运会冠军队成员合影


和多位年少时的球员合影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志波 潘立超 褚乃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