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电力运营商宣布,在成功完成电网电压控制实验测试后,三国电力系统于当天通过波兰接入欧洲电网。
△路透社报道截图
当天,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拉脱维亚总统林克维奇斯、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波兰总统杜达共同出席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庆祝仪式。
自苏联时期起,波罗的海三国即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共享电网。2009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开始启动并入欧洲电网的项目,原计划于2026年初完成。2022年乌克兰局势全面升级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和欧盟委员会同意将并网提前至2025年2月。
本月8日,波罗的海三国脱离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共同电网系统,实行了约24小时的独自电力系统运行,各自对本国电力传输系统进行独立运行试验,之后通过立陶宛-波兰电网接入欧洲电网。
俄罗斯常驻欧盟代表团表示,这一举措是出于政治动机,将抬高地区电价,进一步削弱欧洲经济的竞争力。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表示,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尽快融入欧盟本就是波罗的海三国2004年加入欧盟之后的长期目标,但此前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进展缓慢。而俄乌冲突加快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
俄乌冲突发生后,出于能源自主需要,特别是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这一进程加速了。
出于地缘政治原因,欧盟俄乌冲突爆发后加大了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支持力度,一些欧盟国家向波罗的海三国提供了更多电力。
在欧盟制裁俄罗斯的背景下,俄罗斯如果再向波罗的海三国和其他一些欧盟国家供应电力,在结算方面存在困难,因此俄方也停止了对欧盟成员国的供电。
不过孙壮志认为,接入欧洲电网的做法会使波罗的海三国国内的能源成本上升,同时也意味着未来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关系的疏远,进而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脱离俄罗斯电力系统加入欧盟电力系统"其实是一个舍近求远的决定,从欧盟通过海底电缆进口电力,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从经济上来看,这个做法并不划算,可能会造成波罗的海三国电力供应的不稳定以及电价的上涨。对波罗的海三国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并完成这个进程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在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波罗的海三国想进一步和欧盟实现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这也意味着俄罗斯跟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会进一步疏远,也会影响整个地区的政治格局,带来更多对抗,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出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张娟 董晶晶
编辑丨李严 杨楠
签审丨刘鹏 江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