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影迷为《哪吒》IMAX场支付97元时,上海一网友享受着19.9元的票价,把北京影迷一张票的价格就让这位上海网友全家到场观看。这部现象级动画的票价地图,正撕开中国电影市场最魔幻的现象——同一片天空下,看电影竟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有人说票价差背后藏着精心设计的收割逻辑。片方给一线城市开出70-120元指导价,转头却给三四线城市30-50元。院线经理爆料,这种"价格差异"实为片方与影院的因地制宜。

其实上面这个说法是片面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硬件,不同时段,甚至一个影院容纳人数也有不同,票价肯定是不同,如一些人买到的还是4D版,视觉和身体感受肯定是不同,整体平均价格是在50元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当看电影变成需要精打细算的奢侈消费,当票价成为筛选观众的隐形门槛,大数据杀熟,苹果端和安卓端的差异,《哪吒》喊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在现实票价体系面前显得格外讽刺。这场票价罗生门里,没有赢家——高价区观众觉得被割韭菜,低价区观众则永远看不到首映IMAX,更别谈4D。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