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省图书馆消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的通知》(办公共发〔2025〕7号),安徽省图书馆作为安徽唯一一家古籍收藏单位入选,填补了我省该项空白。


安徽省图书馆。

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主要负责本省及所在区域的古籍破损情况定级,国家一、二级古籍修复方案的制定和国家二级以下古籍的修复,承担修复人才的培训,在业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安徽省图书馆改扩建修复场地,提升硬件条件;招聘专业人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所为依托,聘请知名专家潘美娣、肖晓梅来馆传习技艺,耿宁被聘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助理导师;开展馆藏桐城派珍稀古籍和多家基层单位珍贵古籍修复项目;举办全省修复技能大赛,评选安徽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站;注重学术研究,申报《明代祁门竹岩公诗文稿修复与保护利用研究》省部级课题;打造“中华古籍进校园”“安徽古保讲坛”“典籍中的安徽”等活动品牌;申报“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获批,6人通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出师考核,2人分别荣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省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古籍修复师耿宁。

此次入选对于开创安徽省图书馆修复工作新局面,推进全省修复事业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安徽省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职能,有计划开展古籍破损情况定级,高质量修复珍贵古籍,加大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承力度,切实发挥示范和全省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全省古籍修复专业化水平,助力文化强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责编| 袁丹丹编辑| 吴瑶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