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建平颤抖着手指,第108次拨通了妻子杨美芳的电话。依旧是那个冰冷的机械女声:"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药水一滴一滴地从输液瓶中滑落,就像他此刻止不住的眼泪。

窗外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和他第一次见到杨美芳时一模一样。只是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今天。

01

那年春天,财政局直属的街道办来了个新人。

杨美芳穿着件浅蓝色碎花连衣裙,扎着高高的马尾,一双眼睛总是带着笑意。她刚从农村考进城里。

那时候的陈建平,已经是街道办有名的业务能手。每个月准时核算各项收支,从不出错,领导都说他将来一定能当财务科长。

"小杨,这些档案你分类整理一下。"他故意绕到档案室。

"好的,陈会计。"杨美芳对他笑笑,露出浅浅的酒窝。

就这样,陈建平开始了他的追求。每天总能找各种理由去档案室,为的就是多看她一眼。

"建平这孩子不错。"办公室主任王大姐私下跟杨美芳说,"年轻有为,家里条件也好,爸妈都是老师。"

杨美芳低头整理文件,脸悄悄红了。

其实她也喜欢陈建平。在农村,像陈建平这样有稳定工作、前途光明的男人可不多见。

最重要的是,他对她很温柔。不像一些村里的男人,大手大脚,连句暖心话都不会说。



半年后,两人领了证。婚礼在街道办食堂办的,只摆了十桌。

"美芳,我会对你好的。"陈建平端着酒杯,眼里满是真诚。

"我也会好好过日子。"杨美芳羞涩地点头。

那时候,谁能想到这句"好好过日子"背后,会是一场持续30年的AA生活?

婚后不久,陈建平就提出了AA制。

"现在都讲究男女平等,夫妻各自管钱。这样最公平。"他一本正经地说。

杨美芳愣住了。在她所在的农村,男人赚的钱一般都交给女人管,从没听说过这种分开的。

但她转念一想,自己既然嫁到城里,就该接受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再说,她工资也不低,还有各种补贴。

02

婚后第二年,杨美芳怀孕了。

本以为有了孩子,陈建平会改变AA制的规定。可他不但没改,反而更加计较起来。

"产检要200块,你先垫上。"陈建平正在看报纸,头也不抬。

"生孩子可是大事,你都不陪我去医院看看吗?"杨美芳忍不住问。

"这不是有医生护士吗?再说了,我这不是忙着准备科长竞聘吗?"陈建平语气不耐。

杨美芳咬着嘴唇没说话。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这种被冷落的感觉,让她心里发凉。

那个冬天特别冷。杨美芳挺着大肚子,每个月自己去医院产检。有一次路太滑,差点摔倒,把她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说你图什么?"妹妹杨小红知道后,气得直跺脚,"连产检都让你一个人去,他算什么男人?"

"小红,你别这样说。"杨美芳轻声劝道,"他工作确实忙。这不是好事吗?升了科长,以后日子会更好的。"

"呵,升了科长有什么用?还不是要AA?"杨小红冷笑,"姐,你就是太好说话了。你看我,宁愿不结婚,也不要这种日子。"

杨美芳沉默了。她看着妹妹潇洒的样子,心里有些羡慕。可她不一样,她已经怀了孩子,总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完整的家。



在一个冬天,陈明出生了。

那天下着大雪,杨美芳一个人打车去的医院。等到生产结束,陈建平才姗姗来迟。

"这是医药费清单。"他递给杨美芳一张纸,"一共4800,你一半2400。"

护士听到这话,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杨美芳躺在病床上,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

倒不是心疼这2400块钱,而是心疼自己的傻。原来在这个家,连生孩子都要算得这么清楚。

"姐,你这日子怎么过?"杨小红抱着刚出生的陈明,心疼地问。

"日子就是这样,总得过下去。"杨美芳无力地笑笑,"况且现在不是有明明了吗?"

陈明很懂事,从小就很少闹腾。他似乎知道妈妈不容易,总是很省心。

03

陈明渐渐长大,却越来越沉默。

他很聪明,小学一年级就知道给妈妈省钱。别的孩子都买新书包,他却说旧的还能用。

"明明,你想要什么书包,妈给你买。"杨美芳心疼地说。

"不用了妈,这个真的还能用。"小陈明低着头,"我知道爸爸不会给钱的。"

杨美芳愣住了。原来六岁的儿子,已经看懂了这个家的规则。

后来陈建平如愿当上了财务科长。工资涨了不少,还有各种补贴。

可他的算盘打得更精了。

"今天早上买菜15块,午饭24块,晚上的煤气费..."陈建平捧着茶杯,慢条斯理地报数。

"老陈,你都当科长了,咱们能不能不这么..."杨美芳试探着说。

"规矩就是规矩。"陈建平打断她,"你看现在多好?各花各的,清清楚楚。"

杨美芳看了看正在写作业的陈明,没再说什么。



一次,十岁的陈明得了重感冒,发烧到39度。

"爸,我难受..."陈明躺在床上,脸烧得通红。

"那就去医院。"陈建平放下报纸,"记得向你妈要钱。"

"你就不能先垫上?"杨美芳忍不住了,"这是你儿子!"

"我当然知道是我儿子。"陈建平皱眉,"但规矩就是规矩。要是你心疼,这看病钱你全出也行。"

从那以后,陈明很少跟父亲说话。

他开始明白,在这个家里,连生病都要算计。

好在杨美芳很能干。她不但做好本职工作,还在晚上接了一份档案整理的兼职。每个月能多赚几百块。

"妈,你别这么累了。"陈明心疼地说。

"妈不累。"杨美芳笑着摸摸儿子的头,"你安心读书就好。"

她从不把辛苦说出口。可渐渐地,胃病找上了门。

"现在医药费这么贵,你可得注意身体。"陈建平的关心,永远都是钱。

04

后来,陈明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妈,我考上实验中学了!"陈明兴奋地从学校跑回来。

"真是太好了!"杨美芳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今晚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红烧排骨!"

陈建平依旧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考上就考上呗,有什么好激动的。"

晚上,杨美芳做了一大桌菜。陈建平吃完就走,连句表扬的话都没有。

"妈,爸他是不是不喜欢我?"陈明红着眼圈问。

杨美芳心疼地抱住儿子:"不是的,他就是...不太会表达。"

高中的学费比初中贵了不少,还要交住宿费。

"老陈,明明要住校了..."杨美芳试探着开口。

"又要钱?"陈建平抬头。

"你自己看着办吧。"陈建平继续看他的财经报,"反正我出不起。"

杨美芳默默走出房间,拿起电话给杨小红打了过去。

"姐,你可算想到我了。"杨小红笑着说,"怎么了?"

"小红,能不能借我点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又是陈明上学的事?"

"嗯..."

"姐,你说你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杨小红叹气,"我早就劝你,那个男人靠不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