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没能抗住特朗普的攻势,在鲁比奥访问后,他们还是选择靠边站,对中国出手了,2月6日,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突然宣布,退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
原以为美国这次扳回一局,没想到最后还是白忙活一场,表面是胜利,实际上他们被骗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拿马夹在中间,要如何才能自保?
美国早就盯上了中国在巴拿马的动作,尤其是巴拿马运河,这条运河横贯美洲,连起大西洋和太平洋,直接让全世界每年的航运,省下不知道多少时间和成本。
美国本来觉得,这东西一直是他手心里的宝贝,中国怎么开始在这儿搞基建了,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他的团队直接杀了过来。
言下之意就是让中国远离巴拿马,不想要让我们与巴拿马合作,其实本质上就是害怕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加强。
要知道,在过去十年,中国搞的“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批发展中国家的目光,这些国家突然发现,中国跟美国不一样,我们能帮他们修铁路、造港口,还不用被西方国家指手画脚。
而且也尊重他们的意愿,这样好的合作伙伴,谁不想要,于是巴拿马也闻风而动,成了拉美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但美国看着自己的“后院”开始贴近中国,心里能不憋屈吗,尤其是巴拿马这个点,简直是他们的心头肉,它不仅是航运中心,更是美国全球军事调度的一条大动脉。
中国一旦在这里长期扎下根,搞不好哪天美国从这儿借道,都得说句“请”,说白了就是害怕中国崛起,但他们动不了中国,那只能拿弱势的那一方出手。
于是美国直接下场,不是威胁制裁,就是暗示要断经济援助,还找国务卿跑到巴拿马放狠话,字里行间透着“你要不听话,后果自负”的意思。
主要是特朗普还很狂妄,仗着自家的实力强大,威胁要动用武力了,这巴拿马本来就是一个小国,如果到时候真的动武了,那抵挡得住他们这么折腾,所以他们也得妥协一下。
从表面上看,巴拿马是被吓得赶紧退出“一带一路”了,但深挖一点,巴拿马表面上是服了软,但其实可能藏着自己的小算盘,它非常精明,一边退一步按照美国的意思,妥协一下,一边跟中国保持经济上的默契关系。
因为巴拿马很清楚,光抱着美国这棵老树,不一定能爬到多少果子,而中国这边新兴的合作方式,还真有可能带他赚点实际的好处。
再看时间点,巴拿马和中国签的“一带一路”协议,还有两年才会到期,这两年里,中国的基建项目经济合作啥的,还是照常进行。
也就是说,巴拿马只是放出了“退出”这个风声,但实质上的合作并没有完全停掉,谁说它不能脚踩两条船呢?
对巴拿马来说,这就是一场“缓兵之计”,它直接向美国展现出“你老大说了算”的姿态,但又没真的抛弃中国这么一条“发财路”。
反正两年后不确定因素一堆,说不定到到时候,局势又变了,它还能继续吃“中国大餐”,这种左手礼、右手牌的玩法,还真是个微妙的平衡。
其实吧,特朗普一手策划这出大戏,从头到尾就不太稳,这次操作看着声势浩大,但实际效果恐怕很难说令他满意。
一个是特朗普拉着国务卿到处施压,硬是把巴拿马“掰回”了自己这边,但说到底这只是表面功夫,一带一路的协议还没断,合作还在继续,等到协议期满,或许还有变动也说不定。
按照美国如今的形势,不满特朗普的美国民众也大有人在,说不定他还可能会提前下台呢,
到时候,美国新总统是接着跟中国硬拼,还是重新放手,那可不是他能控制的,而巴拿马会怎么选,估计得看局势来再说。
第二是这种硬来一套的路子容易惹人各种不爽,特朗普的外交方式多简单粗暴,不是恐吓就是施压,他可能没心思考虑,这么搞巴拿马不就等于明摆着告诉拉美其他国家,谁敢靠近中国,就拿你开刀。
这种做法,一开始可能确实让一些国家害怕,但时间一长,也可能让更多国家觉得美国靠不住,转而寻求别的合作伙伴。
而且中方的反应一看就是“绝不着急”,在整个事件中,我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慌乱,而是低调回应了巴拿马的退出,
同时还趁机强调“一带一路”给双方带来的好处,一边说着遗憾,一边继续低调投入合作,这就让特朗普的所谓“胜利”显得有点尴尬了。
说到底,这一出是中美博弈的戏码,美国盯着这块战略“硬通货”,不让中国靠近一分,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持续影响拉美,以经济合作赢得可靠的交往基础。
而巴拿马做得了什么呢?它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把自己玩成一个两国之间的“平衡木选手”,但不可否认,巴拿马也有它的两难。
一边是老朋友美国,靠着它多少保住了国家的命脉,另一边是新朋友中国,热火朝天地带来了基建项目和投资,确实帮它解决了经济发展上的痛点。
在这种情况下,巴拿马的选择说到底并不是一刀两断,而是拖延与取舍,现在它摇摆回了美国那一边,但未来,谁能提供更多、更实在的收益,可能才是真正决定它站队的关键。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