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当大街小巷还弥漫着喜庆的年味,一个科技界的新热点——中国人工智能DeepSeek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破圈,热度甚至引起了美国高层的关注,由此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人工智能热潮。各行业敏锐捕捉到AI带来的变革机遇,纷纷研究DeepSeek并将其引入到工作中,借助这一强大工具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运作,巧妙地“解放脑力”。

文艺评论领域也不例外,面对AI浪潮的冲击,同样被搅得“沸反盈天”。今天,我们就以福建画家陈伟的作品《福山福水福绵长》为样本,运用当下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两款AI——豆包和DeepSeek,对这幅画作展开深度解读,一探究竟它们眼中的艺术世界会是怎样的?

(手机横屏查看高清图)



《福山福水福绵长》

豆包版解读:

一、主题与立意

以“福山福水福绵长”为主题,紧扣福州“有福之州”的美誉,将福州的山水之美与福气绵长的美好寓意相融合,传递出对福州这座城市的深深热爱。

二、构图布局

全景式构图:长4.1米、宽1.45米的宏大画幅,采用全景式构图,将福州的众多标志性景观和地域特色尽收眼底,使观者能够在一幅画里领略到福州的整体风貌。

层次分明:近景、中景、远景的布局,清晰合理。近景以福州乌山望潮峰下的摩崖石刻“天香台”、古榕树和福橘等元素为主,展现出福州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中景描绘了镇海楼、乌塔、老城区、新城区、白塔、闽江以及闽江两岸建筑等,体现了福州的古今变迁和城市发展;远景则是鼓岭、鼓山、大海、五虎山等,营造出广阔深远的空间感,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一

三、笔墨技法

线条运用:巧妙富有变化,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质感。如用流畅的线条描绘榕树的枝干,体现出其坚韧与生机;用刚劲有力的线条刻画山体的岩石结构,展现出山峰的雄伟险峻。

墨色渲染:墨韵淡雅,通过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表现出景物的明暗、虚实和远近关系。在描绘山体时,近处的山峰用墨较重,显得厚重坚实;远处的山峰则用墨较轻,呈现出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

浅绛设色:采用浅绛山水的技法,以淡雅的色彩为主调,在墨色的基础上,施以赭石、花青、藤黄等淡彩,使画面清新雅致,和谐相融,给人一种古朴而又不失灵动的感觉。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二

四、色彩运用

清新雅致:整体色彩风格清新自然,以墨色为基调,搭配浅绛色调,使画面呈现出淡雅、素净的美感,符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情趣。

点缀巧妙:在画面中,福橘的红色、榕树的绿色以及建筑的灰色等色彩相互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五、细节处理

历史元素:对福州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了精心刻画,如摩崖石刻、镇海楼、乌塔、白塔、孔庙等,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福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展现了福州这座千年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

现代元素:在展现福州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如闽江下游的风力发电设施等,体现了福州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三

六、意境营造

诗意氛围:通过虚实结合的笔触、留白处理以及淡雅的色彩运用,营造出一种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的诗意氛围,使观者仿佛置身于福州的山水之间,感受到福州的宁静与美好。

文化意境:作品不仅展现了福州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更传递出了福州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发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共鸣。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四

DeepSeek版解读:

陈伟的《福山福水福绵长》是2024年创作的一幅全景式巨幅山水画,以福州的城市风貌与历史建筑为核心,通过虚实结合的笔触和精妙的艺术处理,展现了福州“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经典城市景观,同时融入现代建筑风貌与人文符号,成为一幅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佳作。以下从主题意象、艺术手法、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等角度进行解读:

一、主题意象:福州地理与人文的具象化

1. 核心元素“三山两塔一条江”

画作以福州标志性景观“三山”(屏山、乌山、于山)、“两塔”(乌塔、白塔)及闽江为主线,构建了福州的山水骨架。屏山雄浑、乌山秀美、于山古朴,三山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乌塔与白塔作为历史地标,分别以古朴与洁白象征福州的沧桑与新生;闽江则如丝带贯穿画面,串联起古今城景。

2. 近景细节的象征性

榕树与茉莉:近景处榕树盘根错节,呼应福州“榕城”雅称,体现坚韧与生机;北宋“天香台”石刻暗喻福州茉莉种植传统,传递“满城芬芳”的历史记忆。

福橘点缀:画中零星点缀的红色福橘,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呼应闽江两岸早年橘子种植的真实场景。

3. 新旧城区的对比

中景通过虚实手法呈现老城区的民国建筑风貌与新城区现代高楼,展现福州从历史走向现代的脉络。孔庙与镇海楼等古迹穿插其间,强化文化传承的厚重感。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五

二、艺术手法:虚实相生与空间层次

1. 全景式构图与虚实处理

画面采用全景式横向展开(长4.1米),通过S形闽江分割空间,远景的鼓山、鼓岭与五虎山以磅礴气势收尾,近、中、远景层次分明。老城区以精细笔触还原历史细节,新城区则以虚化处理突出层次感,避免画面繁冗。

2. 留白与雾霭的意境营造

画中多处留白,尤其是清晨白雾笼罩城市的效果,既模拟自然现象,又赋予画面空灵诗意。远景山体通过墨色浓淡区分远近,近景山石稍显写实,远景则淡化轮廓,形成深远意境。

3. 浅绛山水的文人意趣

陈伟以“纸本浅绛”风格为主,色调素雅清淡,笔墨明快透澈,既符合福州“清新文韵”的城市气质,又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文人传统。这种风格与工笔重彩形成对比,更显淡雅隽永。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六

三、文化内涵:福韵传承与城市精神

1. “福”文化的多重表达

画作紧扣“福”主题,既通过山水形胜表现“自然之福”,又以历史符号(如孔庙、摩崖石刻)传递“人文之福”,同时现代元素的融入(如风力发电)暗示“发展之福”,形成多维度祝福。

2. 城市记忆与情感投射

陈伟以“重构都市画”理念,将实景转化为艺术化的“画中福州”,既保留历史痕迹(如民国老街),又注入个人对城市的深情。正如过往公开评论文所言,他“与福州谈恋爱”,每一笔皆是对城市灵魂的塑造。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七

四、艺术价值

《福山福水福绵长》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是福州城市形象的视觉名片。通过具象化的地标与抽象化的意境,让观者能“画中游福州”,尤其为外地访客提供了直观的文化认知,助力城市文化传播。

五、结语: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陈伟的《福山福水福绵长》以山水为媒,将福州的地理风貌、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熔铸于一炉。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浅绛”技法的精熟,更在于对城市灵魂的深刻理解与情感投射。画作既是对“有福之州”的礼赞,亦是对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诠释,堪称福州文化的一张动态地图。



《福山福水福绵长》切片八

通过以上这场别开生面的AI解读,我们不得不惊叹它们的智能与高效。然而,想要让AI在艺术鉴赏、内容理解等方面发挥出更精准的作用,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向互联网公开投放更多艺术家的优质内容。只有当AI拥有丰富的“素材库”,才能真正做到“巧妇有米可炊”,为我们带来更具深度和价值的见解。



《福山福水福绵长》横屏全景



艺术家

Chen Wei

陈伟,1971年12月出生,福建福州人,字用九,号疏林、意庐、静虚斋主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检察官文联书画协会理事,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检察文联书画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书画院书画家,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福州绿榕画院副院长。

作品曾获“泰山之尊”全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奖,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美术新青年”全国十强,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优秀奖,福建省第五届青年美展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当代工笔画大展银奖,“锦绣海西”——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等奖项。

擅长山水、花鸟,兼工书法,曾就学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十几次入选全国美展,被中国工笔画学会、吴冠中艺术馆、福建省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当代实力派画家——陈伟》、《陈伟的水墨丹青》等多本个人专辑。

(全文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