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全球化的态度经历一个从积极推进全球化到退全球化甚至是反全球化的转变!这与中国的崛起有什么关联呢?难道是因为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倒是中国改变了资本主义?让美国害怕了?为什么资本力量与国家力量的合流,对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有时会产生巨大分叉与冲突?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了聚焦,我们不妨以卢比奥的演讲为支点,解读其中的奥妙。卢比奥的演讲已经过去了近两年,尽管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已经到了快把美国推到要把美国撕裂的时代,但美国两党却还是惊人一致地认定: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是最大的挑战,俄罗斯不足为惧。以往美国人认为,资本主义一定会改变中国,中国一旦引进市场经济,就一定会把中国的集权体制改变为民主分权体制。可是,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几十年了,到头来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的本质,中国反倒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属性,其结果是美国输了,中国赢了。这是卢比奥得出的结论,也是美国目前最大的担忧。这个担忧也隐隐约约显示出,美国人也感悟到,资本的力量将会超越美国的国家力量,所以美国要退全球化,甚至是反全球化,因此美国不再是推动往日那种全球化的动力,而是最大的阻力。

2023年3月3日,美国共和党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在个人推特上发布了他在参议院发表的讲话,充分彰显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衰落、对全球化的败北的深层担忧,揭示的一个真相,那就是资本的力量将是毁灭美国这个国家的潜在力量。这个演讲代表着美国人的共识,我觉得这个共识不仅对美国、对中国,甚至对全世界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其生命力至少有几十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



卢比奥觉悟到,当今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中美的竞争,这对美国是个历史性的挑战。美国为这个挑战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他提出,二战后的50年,也就是1945~1995这段时间,美国的自由贸易、传递价值观的运转体系是成功的。然后冷战结束了,苏联垮了,而美国的总统们却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相信当时流行的历史终结论的说法。美国战胜了苏联,意味着资本主义战胜了共产主义,未来全世界都将如美国这般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由化必然改变社会主义,必然要改变中国。于是,狂妄自大的总统们就开启了疯狂支持全球化的时代,因为他们相信全球化就是传播资本主义。传播资本主义,美国就会将持续繁荣,中国就必然会变色。

卢比奥认为,在美国支持的所有贸易协议里,没有哪个比2001年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对今天的影响要大。那一年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经济还很落后,美国积极拥抱中国,是为了用资本主义改变中国。总统们这么做,不是因为这对美国工人有好处,更不是因为美国能获得多大好处,当时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的唯一重要理由是美国相信资本主义能改变中国。苏联都被美国打败了,美国的体系已经称霸世界了,那么改变中国也就易如反掌,中国难道还会比苏联强大吗?正是基于这种狂妄的认知,资本主义必然会改变中国,所以美国大力支持中国加入全球化。那时的总统们相信中国人吃着巨无霸,喝着可口可乐,就会慢慢地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朋友。总统们深信,资本主义必定能够改变中国,可现在怎么样了呢?卢比奥的结论是,过去了整整23年,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反倒是中国改变了资本主义。他说,真是太可怕了。



卢比奥清醒地认知到,中国制造高速发展,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取得很大成功,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世界产业链已经根本离不开中国了。再看看可悲的美国,……2022年中美贸易总额6,926亿美元,其中美国买中国商品5,388亿,中国买美国商品1,538亿,逆差达到历史记录的3,850亿。这不只是那一年,而是每一年都是这样,总统们告诉我说,中国人会买美国货,然后美国会改变中国。事实是反过来,是美国人大买中国货,是中国改变了美国。

另一方面,令卢比奥十分沮丧的是,现在中国很富有了,但中国人没用钱来去买美国产品,中国人在用钱买中国产品,要知道中国人对中国货的支持要远大于美国人对美国货的支持度。有人说这不对,中国人都买苹果,都买特斯拉,但苹果、特斯拉是美国制造的吗?中国人买的每一部苹果,每一辆特斯拉,没有一个是美国制造的,全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美国工人们没有从中国人买的苹果或者特斯拉里拿到任何一分钱的好处,但苹果和特斯拉却为中国提供了庞大的岗位和强大的供应链,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卢比奥看到了一个富有的中国崛起了,中国人有钱后开始走向世界,开始输出中国模式。这对美国模式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走遍世界,告诉其他国家,美国模式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中国模式比美国模式要好用的多,有效的多。中国可以制定决策后快速行动,集中全力办一件事,而不像美国要反复争论,反复扯皮。一条公路,中国修一个月,美国却要修三年。

卢比奥愤恨地说,美国已经成了一个隐君子,美国人对中国上瘾,每天不抽两口中国的毒品,美国就会毒瘾发作,浑身难受。当然,他指的是美国对中国的商品上瘾,这不仅仅是廉价商品,大量中国的零部件已经充斥美国市场,没有中国零部件,美国制造就寸步难行。……美国怎么可以对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上瘾呢?难道未来美国要像一个瘾君子一样对中国摇尾乞怜,祈求中国再给美国一点毒品吗?……这太可怕了。中美3,85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太可怕了。

卢比奥得出结论道,这意味着美国很脆弱,很容易被中国勒索和胁迫。当中国掌控世界供应链时,反观美国自己今天美国的经济高度集中于两个领域,打开电视看看吧,所有财经媒体整天只讨论两个领域。一个是金融华尔街的期货买空卖空,虚假的金钱游戏,不制造任何产品。一个是大型科技公司,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特斯拉这些巨型跨国企业,同样不制造任何实物产品,就算有,也大多在中国制造。



卢比奥比较深刻的认知是,跨国企业的利益不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他们只在乎企业股东的利益。只要能为企业股东谋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美国的国家利益。

卢比奥告诫美国人,请你们记住,我们要做的不是禁止中国的哪个产品或者打击中国的哪个产业,我们要做的是改变美国运转了30年的全球化灾难体系。打击中国产业,禁售中国产品,赢不了中国!……美国人别无选择,必须和旧势力的阻碍者斗争到底,因为这场中美竞争的胜败将定义全世界整个21世纪。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自从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了第一轮次全球化浪潮时,资本的力量就开始借助国家的力量,开启了征服世界的历史。最初,率先迎来了殖民主义浪潮,而后,殖民地人民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挫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1991年,苏东解体,资本的力量再次推动资本回归全球化的轨道,苏东解体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后来资本主义阵营大获全胜。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标志着中国加入了全球化的大潮,但是否走进资本主义,还难以断定。加入世贸后的十多年,卢比奥认定,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崛起了,美国却遭遇到空前的挑战。但他不知,中国为美国人提供了天文数字的廉价商品,那可是减损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结果,实际上却保护了美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美国人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福利。

这在我看来,不仅美国资本遭遇到空前的挑战,而且全球资本也遭到了中国的巨大挑战。因为,中国改变了全球资本的发展内涵,因此也导致美国对全球资本发展路径的改变。可以说,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是中国改变了资本主义。这就是卢比奥最深层的认知。无疑,这种认知让美国人勇敢地承认了中国有能力借用资本的力量,改变资本主义,反过来对美国施加影响。实践证明,全面地看,美国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了美国,凭借的力量那都是市场的力量和资本的力量。最具影响的是凭借中国国家资本的力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全球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实,卢比奥的认知是片面的,他只看到中国改变资本主义的方面,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也改变中国的方面。中国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正是资本主义改变中国的铁证。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历史事实是,资本主义先改变了中国,然后中国才改变了资本主义,进而才改变了全球化、全球资本的内涵。

其实,美国不是完全放弃全球化,而是美国要开启另外一种即西方的全球化,那是要与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集权体制国家脱钩,构建只属于西方的全球化,那是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板块。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全球化类型的挺进,只不过这是中国式的全球化。于是,板块全球化、全球化分裂的时代来到了。不要仅仅看到美国退全球化的一面,还要看这一面。

最后我的结论是:一方面,自从资本来到这个人世间,国家的力量就再也不是资本的对手,资本的力量往往能够成为打败国家力量的对手。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资本开发出来的,而不单单是西方国家开发的。资本追逐的力量是全球化,国家追逐的主要目标是国家化。另一方面,至今国家的力量仍然是影响全球化和资本发展的首要因素,但不能忘记,国家主义的抬头和大发展的时代就是全球化、全球资本遭到阻击的时代。

反之,全球主义大发展的时代才真正是全球化、全球资本大发展的时代。自从中国崛起后,中国的全球化理念就开始跻身到全球化的队伍,并成为全球化的主力军之一,为此也就开启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全球资本利益、美国利益与中国利益互相冲突的历史时代。美国极力推动美国化的全球化,美国则受益无穷。当中国崛起后,中国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于是美国就开始实行退全球化、反全球化的政策。不难发现,国家主义抬头和大发展,全球主义就会受到巨大的挫折。好在全球化有中国的深度参与,中国已经为全球化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新时代的血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