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斜照,微风清爽

冬候鸟们如约而至

迎来了这片天空最热闹的季节

近日,奉贤一对父子在村中

拍摄的观鸟视频

央视频APP选用


本期,跟随他们

大家一起来感受

冬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吧

冬日里,窝在家不如出门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走!小编带你一起发现

鸟世界里的精彩故事吧


燕雀


燕雀在上海为冬候鸟。燕雀的嘴呈粗壮而尖锐的圆锥型,具有锋利的边缘,闭合时无缝隙。即便是坚硬如板栗的果壳,它们也能轻松将其咬开。

乌鸫


乌鸫在上海为留鸟,上海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一身黑色的打扮常被误认为是乌鸦。在这个季节,如果你略微留意,便能听到雄性乌鸫那婉转明亮的叫声。乌鸫自古有“百舌鸟”之称,善于模仿白头鹎、画眉、喜鹊等鸟类的叫声,甚至还能模仿汽车报警、门铃声等。

灰背鸫


灰背鸫在上海为冬候鸟,鲜亮的橙红色让它显得格外出挑。灰背鸫的叫声十分悦耳,不过只有在迁徙和繁殖季才会“一展歌喉”。在冬天,我们只能欣赏它美丽的外貌啦!

白腹鸫


白腹鸫在上海为冬候鸟。当你在寂静的林下,或郊外果园,偶尔见到一只比乌鸫略小、一身灰白色、回头萌萌地望着你的鸟儿,十有八九是白腹鸫。而当你靠近它时,它会发出饮料吸管吹水泡的“噗噜噗噜”声,笔直往前飞走。

白眉鸫


白眉鸫在上海为冬候鸟或旅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条长而微微弯曲的白色眉纹。化石记录显示,距今126000年的晚更新世,白眉鸫这一物种就已经存在于印度尼西亚。

白头鹎


白头鹎在上海为留鸟,上海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与麻雀、乌鸫、珠颈斑鸠一起被戏称为上海留鸟的“四大金刚”。无论花开花落,还是叶黄叶绿,白头鹎都快活地忙碌着。它们要么一边在树上吃着果子,一边“滴哩嘟”地哼着歌儿,要么三五成群地在小区楼群、农村院落之间追逐飞翔,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在上海为留鸟,上海最常见的鸟类之一。这种俗称“野鸽子”的鸟儿如今和人类十分亲近,经常能在小区空调外机与墙壁的缝隙里看到它们忙着筑巢育雏。有的甚至直接在阳台上的花盆里安家呢!(图中的珠颈斑鸠为幼鸟,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还未显现)

山斑鸠


山斑鸠在上海为留鸟或冬候鸟。山斑鸠的体型要比珠颈斑鸠大一点,不过它们的胆子和珠颈斑鸠一样小,远远地看见人就会吓得乱飞。和珠颈斑鸠脖子上的点状斑纹不同,山斑鸠的“项链”图案是条纹状的。在奉贤,最容易见到山斑鸠的地方是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旁的树林以及海湾国家森公园。

白鹭


白鹭在上海为留鸟或夏候鸟。白鹭和其他鹭类一样,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腿长、嘴长、脖子长。在水中捕食时,白鹭会用它的大长腿在水里快速搅动,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把一些小鱼小虾惊吓出来后,迅速将它那鱼叉一般的长嘴弹射出去,瞬间刺穿或钳取猎物。

金翅雀


金翅雀在上海为留鸟。金翅雀雄性和雌性的外观相似,但雄性的金黄色斑纹更加鲜艳。其长相小巧可爱,十分讨喜。金翅雀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城市公园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锡嘴雀


锡嘴雀在上海为冬候鸟。巨大而厚实的喙是锡嘴雀最大的特征。“中国鸟类记录中心”小程序显示,锡嘴雀在奉贤只有寥寥三笔记录。如果能在冬日的奉贤见到锡嘴雀的话,那可真是运气爆表啊!

暗绿绣眼鸟


暗绿绣眼鸟在上海为留鸟。颜值超高的小型鸟类。眼圈被白色绒状短羽环绕,像是用绣花针绣上去的一般,因此得名“绣眼”。暗绿绣眼鸟一般只在繁殖期捕食虫子,其他时间以花蜜、浆果为主食,是爱吃甜食的“小吃货”。


认识了这么多鸟届小精灵

大家是不是已经整装待发

准备出门观鸟去了呢

别急!小编贴心整理了观鸟指南


观鸟时间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暗含着鸟类在清晨出现的规律。一天中鸟类的活跃时段普遍是在早晨与黄昏,大家注意掌握好最佳观鸟时段噢!

观鸟地点

如果是观鸟初学者(观鸟几个月以内),可以在城市中的各大公园里进行观测记录。

如果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鸟种了,就可以去偏远一些的拥有森林的小山丘湿地、或者是保护区挑战一下!这些地方将不仅提升你的鸟类识别能力,还会锻炼你的观鸟技巧,比如寻找鸟类方位的速度,短时间内捕捉到鸟类的特征等。

服装要求

观鸟时穿着的服装也有很大的讲究。身处自然环境之中,不能穿太过亮眼的衣服,比如大红色、白色,最好选择比较不起眼的颜色,如灰色、暗绿色。因为鸟类对颜色的变化十分的敏感,看到亮丽的颜色就会自动戒备起来,甚至很有可能因此躲在树林中不出现。

观鸟装备

望远镜,特别是新手,可以说是必备的。

小提示:初学者只需要买双筒望远镜就好,因为它轻巧又方便,等以后有了观鸟经验再买单筒的也不迟噢!

报送:唐磊(金汇镇)

编辑:夏阳

•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