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社会风貌与生活特色在国际交流中愈发引人关注。

在不同国家的生活元素里,出行方式、语言文化、居住环境以及经济与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各具特点,许多人热衷于探索不同国家的独特之处,想要了解他国人民的生活状态。


除了这些普遍被关注的方面,公共交通与社会福利同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少人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的繁华程度和旅游景点,因此对公共交通和社会福利的关注度相对没那么高,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共交通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重要的出行依赖,也深受居民和游客的关注。

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竟然也有与大众认知不同的情况!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便捷高效,福利体系也十分完善。然而,德国却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现象。德国的出租车大多是奔驰,在德国几乎家家有车,奔驰作为出租车对当地人来说并不稀奇,主要服务于外地游客。但令人意外的是,德国的火车却经常晚点,工人罢工频次也很高。如果在德国没有私家车,出行就会非常受限,特别是在村里,车站点稀疏,可能要走几公里,还得长时间等待,这种交通不便着实让人崩溃。


德国的社会福利也有其独特之处。德国生育一个孩子每个月可以领取将近 200 欧元的儿童金,一直能领取到 18 周岁,生育越多,领取越多。以一个孩子计算,能领取 2001218 = 43200 欧元,约合人民币 30 多万元 。但德国的工资水平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多数人工资只有两三千欧,而且德国人很少加班。

在语言文化方面,语言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一个环境里生活久了,语言习惯会根据当地情况发生改变,人们却不一定能敏锐察觉。比如嫁到中国四年的德国姑娘,回德国 2 天后直言:中国的 “马上”“有毒”。她和闺蜜约逛街,没约定具体时间,闺蜜问她准备好没时,她下意识回 “马上”,当时她正在敷面膜。闺蜜以为可以出发就出门了,结果她还在化妆,闺蜜询问她到哪了,她又顺口说 “马上”,其实她还没挑衣服。在中国,“马上” 有缓和余地,还能说很多次,尤其女生出门前说的 “马上” 往往没那么快,但在德国 “马上” 就是即刻的意思,所以才闹了乌龙。

在居住环境上,不少德国民众愿意生活在小城镇或者乡村中,全国超过七成民众生活在十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多数人口居住在娴静的乡村。德国还有个特别规定,建筑物高度不能高于教堂高度,如有特别需求必须和当地政府协商,这使得德国境内高层建筑较少。再加上不少德国人认为低矮建筑更好展示文化特色,因此被留学生称为 “德村”。从这可以看出,德国人重视祖宗留下的文化底蕴,不想因城镇化而破坏安逸生活和文化传承。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拥有高度发达和多样化的经济,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4.2 万亿美元,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2021 年,德国的人均收入约为 50276 美元,高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的平均收入。德国人的工作时长也有明确规定,平均每周工作 40 个小时,不同岗位会有差异,有些是每周 37 小时,都会在合同上一一注明 。而且德国人每年有 30 天带薪假期,加上 100 多天的节假日,有充足的时间去休闲娱乐。

德国在公共交通、社会福利、语言文化、居住环境以及经济与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一面,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德国别具一格的社会风貌,也让人们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