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全网最专业和权威的韩系车和韩国车市系列内容,《韩系动向》第1490期。
图注:大宇Imperial
我们接着来讲 20 世纪(参数丨图片) 90 年代的韩国经典汽车。1990 年,大宇汽车为了收复高级轿车市场,继 1987 年推出的超级沙龙后,推出了更高级别的豪华轿车 ——1990 款 Imperial(帝王),这款车搭载了欧宝的直列 6 缸 3000cc 发动机。采用全皮质包裹棱角分明的 C 柱的设计,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豪华轿车凯迪拉克。
图注:Scoupe
20 世纪 90 年代是车型多样化的时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韩国首款具有运动外观的双门轿跑车 Scoupe(斯库普)的出现。Scoupe 是基于第二代 Excel的平台开发的三厢结构双门轿跑车,采用无散热器格栅的无格栅设计,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图注:Scoupe
同时,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推进的政府国民车开发政策,1991 年,大宇造船制造并以大宇汽车品牌销售的排气量 800cc 的紧凑型轿车 Tico(蒂可)上市。“Tico” 这个名字是 “Tiny and Convinience”(小巧便捷)的合成词,它基于日本铃木紧凑型轿车 Alto(奥拓)的第三代车型,搭载了比日本国内版 657cc 更大的 796cc 三缸发动机,并对大灯进行了略微倾斜处理,使前保险杠更加突出等改动。
图注:Tico
此外,这一时期出现了紧凑型轿车这一细分级别,同时也有新车型问世,即现代的 Elantra(伊兰特)和大宇的 Espero(埃斯佩罗)。不过,两款车型的代号都是 “J - car”,这似乎只是巧合。
图注:伊兰特
与伊兰特采用曲线与直线相结合的车身设计不同,埃斯佩罗是由意大利设计工作室博通(Bertone)以直线为主的设计风格打造而成,乍一看与雪铁龙的准大型三厢 XM 车型设计相似。当然,雪铁龙的 XM 车型同样是由博通设计的。
图注:Espero(埃斯佩罗)
1991 年,现代汽车推出了名为 New Granduer(新雅尊)的第二代(L2)。它同样是与三菱共同开发的,但与第一代雅尊较窄的车身不同,以 1810mm 的宽阔车身展现出大型轿车的风范。相较于第一代具有棱角感的设计,融入曲线的新雅尊获得了广泛认可,甚至出现了大型豪华轿车大众化这一现象。
图注:雅尊2代
大宇汽车对基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发的欧宝 Record(记录)的 Royal(皇家)系列棱角分明的车身进行了大幅改进,推出了线条流畅且更显厚重的高级车型 Brom(布罗姆)和中型车型 Prince(王子)。这一时期的设计类似于德国欧宝推出的 Omega(欧米茄)系列的曲线型设计,但过于膨胀的设计使其缺乏平衡感。大宇汽车 Prince 车型的设计完成度,在前面提到的 1990 款中似乎达到了顶峰。
图注:Prince
1992 年 9 月推出的 Sepia(塞皮亚)是起亚汽车为独立出口美国而开发的紧凑型轿车。其平台基于马自达的 323 Familia(福美来),但采用了纤细型大灯等具有感性尝试的轻盈风格车身设计,由起亚自主完成,并于 1993 年开始出口美国。
图注:Sepia
此外,起亚推出了小型轿车 Pride(普莱特)的后续车型 Avella(阿韦拉)。与普莱特的开发一样,Avella(阿韦拉)是福特、马自达和起亚三家公司合作开发的第二个小型轿车开发项目(BT - 57),出口名称为福特 Aspire(阿斯派尔)。
图注:Avella
与棱角分明的普莱特不同,Avella(阿韦拉)采用了流畅的掀背(hatch back)结构设计,造型灵活,但在国内市场并没有获得像前作普莱特那样的反响。
图注:索纳塔
1993 年,现代推出了 Sonata II(索纳塔二代,Y3),首次将中型轿车的轴距设计为 2700mm。索纳塔二代是为出口美国而设计的,融合了当时所有最新的流行趋势,并于 1993 年底以 1995 款车型进入美国市场。然而,当时美国消费者对现代汽车质量的认知度仍然不高,所以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在韩国,它却成为了首款月销量突破 1 万辆的中型轿车,深受欢迎,真正开启了索纳塔的主导地位。
图注:狮跑
1993 年,起亚通过东京车展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首款跨界 SUV Sportage(狮跑)。然而,同年东京车展上,丰田以概念 SUV 车型 RAV - 4 参展,尽管狮跑是完全量产的车型,但 RAV - 4 却获得了首款跨界 SUV 的美誉,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当时韩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不高。
1993 年,双龙推出了 Korando Family(柯兰多家族)的后续车型,一款车身更大的大型 SUV Musso。“Musso” 这个名字是在韩语 “犀牛” 的本名 “무소” 基础上加上收音,赋予其更强大的形象。搭载了奔驰的 5 缸柴油发动机和 6 缸汽油发动机,并匹配奔驰的变速器。Musso的车身设计据说是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工业设计系教授肯・格林利(Ken Greenly)负责。
图注:Musso
1994 年,作为 Excel(艾克赛尔)的后续车型,Accent(雅绅特)登场。雅绅特强调曲面与曲线,以可爱的形象面向年轻消费者。在车身颜色方面,也采用了柔和色调来强调感性。
图注:雅绅特
从雅绅特开始,现代汽车凭借自主研发的阿尔法发动机和独特的变速器设计,得以完全摆脱三菱的平台。
图注:Potentia
起亚此前没有能与现代的格朗迪和大宇的帝王等车型抗衡的自主生产的高级大型三厢轿车,于是引进了马自达的第五代大型三厢车 Luce(马自达 929),加大了散热器格栅尺寸,并将格栅设计改为类似美国林肯城市轿车风格的垂直肋条形式,以 Potentia(博迪雅)的名称推出。原型车马自达 Luce 在当时美国销售的量产三厢车中,以车身刚性最强和车身厚重而闻名。
图注:Credos
1994 年底,起亚推出了作为 Concord(康科德)替代车型的中型三厢本土车型 Credos(克雷多斯)。该车采用曲面车身造型,轴距从康科德的 2520mm 大幅增加到 2665mm,比 Y2 索纳塔的 2650mm 还长 15mm,并采用了马自达第三代 Capella(卡佩拉)的平台(P - 141),提高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然而,在克雷多斯开发接近尾声时,由于 2700mm 轴距的索纳塔二代(Y3)的出现,起亚陷入了两难境地。因为如果要进一步增加轴距,量产时间将推迟约一年。当然,起亚无法推迟这么久,所以克雷多斯虽然比索纳塔二代推出得晚,但不可避免地以比索纳塔二代短 35mm 的轴距面世。当时,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是相互独立的企业,且是激烈竞争的对手。谁也无法想象,它们日后会成为同一家企业,共享车辆平台。
就这样,我们从设计的角度,以编年史的形式,对 1950 年代到 1994 年期间韩国的老爷车或经典汽车车型进行了梳理。当然,本文遗漏的车型还有很多。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汽车企业处理经典汽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同时也是韩国经典汽车的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