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救助管理站改造工程开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五年来,徐州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徐助有力”“徐享颐养”“徐童优长”“徐社有为”“徐事利民”,深化法治民政、良心民政、精准民政、阳光民政、智慧民政“五个民政”建设,强引领、兜底线、惠民生、优服务,奋力打造“幸福‘徐’来·民政有爱”品牌。

民生保障兜底兜实

为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徐州市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若干措施》,推广“群众互助金、村居互助会、群众互助APP”三大互助工程,建立“信用+社会救助”制度。开发运行集成公安交通重大事故、医保重大支出等数据的社会救助综合预警平台,深化“一户一档一策”、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机制运用,防范救助保障“漏底”风险。“信用+社会救助”获批全省民政高质量发展成果奖和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最佳案例;“三大互助”工程荣获全省民政高质量发展成果奖。

市县两级还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开通运营“12345”儿童救助保护热线。在全省率先将父母被强制医疗的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率先明确对困难家庭中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的100%发放生活补助费,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转型发展,市儿童福利院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区域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工作试点,改造提升84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部通过验收。

五年来,徐州城乡低保标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实现“同城同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60元,稳步实现“十二连增”,其中近五年增长率达16.92%。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由2322元提高至305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由1510元提高至2135元,全市累计为困境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8.72亿元。

养老服务优化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徐州以获批4个“国字号”的养老试点项目为抓手,坚持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推广综合照护模式,让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成为最先最大受益者。

该市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探索形成新沂“农村敬老院转型”、沛县“农村医养阵地建设”、丰县“农村幸福小院互助”等典型经验在全市推行。

新沂打破原“一镇一院”乃至“一镇多院”模式,累计建成42个床位不少于300张、服务半径覆盖周边2—3个乡镇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交由县级民政部门垂直管理,引入专业团队运营,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优先安排低保家庭中失能、重度残疾、困难空巢独居老人入住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医疗救助100%全覆盖。

推广沛县镇级卫生院、农村敬老院“两院共建”模式,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合资源、做优功能,并由民政部门对机构进行备案,给予每床一次性建设费补助,形成镇级卫生院转型护理院、农村敬老院由卫生院托管等医养结合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卫生院不能长住、养老院不能医病的“两张皮”问题。

丰县以自然村为基点,整合闲置校舍、村部、农家院落等资源,建成126个农村“幸福小院”,配套幸福食堂、免费助浴、娱乐健身、代办事项等服务,采取“政府补贴+社会捐助+协会管理”运营模式,开展同龄互助,推动老人不出村就能解决基本养老问题。

全市累计建有养老服务机构214家,拥有各类养老床位6.54万张。建成老年中心厨房50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308个,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累计为1.7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社会治理共建共享

徐州市连续举办四届“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大赛,引导社区“牵头者”、社区社会组织“实施者”、社会工作者“赋能者”、社区志愿者“聚力者”、社会慈善资源“保障者”等“五社联动”功能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创新水平。鼓楼区完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铜山北村村、沛县丰乐村开展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睢宁县李集镇、沛县杨屯镇被确定为省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鼓楼区获批省智慧社区建设综合试点。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入章率”100%。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累计投入770余万元用于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130个项目获得支持,受益群体达10万余人次。目前,全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率达46.41%,32家社会组织获评省民政厅5A级社会组织,20个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省民政厅优秀案例。

全市目前登记认定慈善组织26家,建成四级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其中基层慈善工作站达2725个;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82个,汇集慈善资金共702.77万元,基本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慈善发展新格局。徐州市“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的募集善款总量、参与捐款人数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专项事务规范有序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新沂市获省级“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建成运行“徐州市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网+地名信息公共服务”新突破。

有序推进结婚登记“跨省通办”,实现婚姻登记“全省通办”。邳州市、泉山区分别以上门颁证服务、打造爱情主题公园(街区)获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云龙区3个、丰县1个、贾汪1个案例获全省优秀婚姻家庭辅导典型案例;云龙区和睢宁县被确定为省集中补领婚姻登记证试点。

全省率先推行“殡葬祭”全链条整治,完成市县两级编制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出台涵盖公墓建管、散坟治理、市场净化、政策减免等方面10项政策性文件。发布殡仪服务降费增量“十条措施”,殡仪告别服务费降幅30%、市级经营性公墓平均降价2万元,让利于民近3000万元。泉山区获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沛县建成首个县级城市公益性公墓,获全省丧葬礼俗改革试点;新沂市投资1.3亿元建成国家二级多功能现代化殡仪馆;新沂市被确定为全省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县。

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发放金额达8.28亿元,较2000年增长3.49亿元。全市建成29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其中24家被评为省级康复服务示范站点。开展寒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3454人次;推行“智慧寻亲”,寻亲成功率达99%、位居全省前列;市救助管理站成功获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

(苏民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