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消费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南宝山旅游区内的“成都雪村”景区因采用棉花替代真实雪花,并使用肥皂水模拟降雪效果而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一独特的人造雪景现象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也引发了公众对景区创意营销与真实体验之间界限的讨论。

据悉,“成都雪村”景区在春节期间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宣传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森林、小屋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梦幻景象。这些宣传资料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希望亲身体验这片被雪覆盖的童话世界。然而,当游客们踏入景区后,却发现眼前的雪景与宣传图片大相径庭。雪花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由一团团棉花替代,而天空中飘洒的“雪花”则是通过喷洒肥皂水制造出的泡沫效果。

这一发现迅速在游客间传播开来,并引发了广泛讨论。部分游客表示,虽然理解景区可能出于环保、成本等因素考虑采用人造雪景,但如此明显的替代手段让他们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游客的期待值,也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有游客对肥皂水“降雪”的安全性表示担忧,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游客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面对游客的质疑和争议,“成都雪村”景区方面迅速作出回应。景区负责人表示,采用棉花和肥皂水制造雪景是出于创意营销的目的,旨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新颖、独特的体验。他们强调,所有材料均经过严格筛选和测试,确保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同时,景区方面也承认,在宣传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传达不清的问题,导致部分游客对实际体验产生误解。

为了进一步回应公众关切,景区方面还透露了采用人造雪景背后的原因。据负责人介绍,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成都雪村”景区难以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持久的雪景。为了满足游客对雪景的期待和需求,景区方面经过多次尝试和探索,最终决定采用棉花和肥皂水作为替代方案。他们表示,这种做法不仅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营造出浓郁的雪景氛围。

然而,尽管景区方面给出了合理解释,但这一事件仍然引发了公众对景区创意营销与真实体验之间平衡的深入思考。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景区监管和规范的关注。有观点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景区宣传手段的监督和管理,防止类似虚假宣传事件的发生。同时,景区方面也应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消费】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