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消防员在用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人员。新华社发

  2月9日上午9时许,雨雾暂时消散,宜宾市筠连县“2·8”山体滑坡灾害现场,一处民房未完全被掩埋,大规模救援行动正在这里展开。除了挖掘机,救援人员还携带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专业救援设备,根据计划分区域进行搜救。
  受连续降雨影响,2月8日上午11时50分许,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经初步核实,截至9日上午11时50分许,灾害已造成10户民房、1户生产用房被掩埋,1人遇难,28人失联,2人受伤(1名轻伤、1名重伤,均无生命危险)。已成功搜救2名伤员,累计安全转移疏散群众95户360人。
  目前,当地正在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已组织武警、消防、应急、公安、交通、医疗、通信、电力等救援力量949人,调集挖掘机、消防车、救护车等救援设备200余台次开展现场救援,分10个网格开展搜救排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继续。

现场
滑坡仍在继续
救援人员争分夺秒

  “最近几天当地都在下雨,虽然雨不大,但直到2月8日下午才停。”金坪村村民饶大爷住在离滑坡点两三公里外,事发时他感觉地在晃,像地震一样,还有巨大的声响。
  滑坡的山体将东西走向的金坪村拦腰截断。
  灾害发生后,四川省、宜宾市成立联合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组,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及专业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2月9日凌晨,筠连县“2·8”山体滑坡灾害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初步研判,本次灾害因近期持续降雨及地质条件影响,造成高位山体滑坡转化为碎屑流,形成长约1.2公里的碎屑堆积体。
  根据激光测绘无人机等设备测得的数据,滑坡体厚约10米至20米、宽约100米,滑坡方量达到10余万立方米。
  2月9日凌晨5时20分,金坪村灾害救援临时指挥中心召开会议,决定在当天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搜救行动。
  上午7时50分,搜救行动按计划进行。救援人员分为10个小组,前往核心区域分片展开搜救,除了挖掘机作业外,还采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联合应用进行搜救。
  但搜救并不容易。除了山体滑坡仍在继续外,次生灾害隐患、地形复杂、道路狭窄等让救援设备难以有效使用,加上气温较低等情况,也增加了救援难度。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作战训练处处长李志全说,由于滑坡的山体较高,在冲击的下方形成了“两山夹一沟”的走势,山体碎石滚落下来后,因坡度落差很大,势能转为动能时,石头和泥土顺势而下,冲击力非常大。
  李志全提到,在崩塌山体旁还有一大块悬出的山体,也极不稳定,如果掉下来对现场会造成覆盖。“接下来,我们将先用无人机侦查,确定现场重点搜救的点位、行进的路线,对照救援力量部署图,对照现场地貌,先期重点对疑似有幸存者的地方开展搜救工作。”
  当天中午11时许,天空又下起小雨,现场不时能听到滚石坠落的声音,搜救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救人
村民刨土搬石头
成功救出1名伤者

  在官方救援力量赶到前,金坪村的村民就展开了积极自救:有人用铁锹撬开瓦砾,用钉耙刨开碎石,但更多的村民徒手搬开巨石。
  金坪村村民刘先生说,看见家对面的山体滑坡,山下的房子被掩埋后,他立即和其他村民从不同方向赶到现场,在随后的1个多小时里,几十位村民尝试着徒手搬石头、刨土救人。
  “我的侄女跑出来后,一转身看到房子没有了,她的奶奶就是村民从泥巴堆里刨出来的。”在筠连县人民医院病房外,家属余某欢说。
  医院里,前来增援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救援组组长周杰表示,8日下午5时20分,该院接到省卫生健康委通知后,立即派出两辆救护车和15名涵盖重症医学、外科、急诊科等领域的专家团队,于当晚7时50分赶到筠连县人民医院。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也调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华西医院重症医学、急诊、创伤等专业国家级专家赶赴当地支援。
  目前,各路医务救援力量已在当地集结,严阵以待。

协作
村民骑摩托车送物资
拿出家里的香肠腊肉

  官方救援力量赶到后,当地村干部与村民转变角色,积极开展后勤保障服务。
  2月8日傍晚时分,有不少救援人员到村民毛大姐家里找水喝,她特地烧了很多开水,并将自家存放的10斤面条全部煮了。“我想出点力,这些救援人员累了一天了。”
  村里还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由于现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当地村民自发组成志愿队,骑摩托车运送方便面、矿泉水等救援物资。
  2月9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当天上午,在通往筠连县“2·8”山体滑坡灾害现场的公路上,一支摩托车队快速驶过。打头的摩托车上,志愿者手举沐爱镇古邑义警落箭分队的红色旗帜,在细雨中格外显眼。
  “我们的队伍由10辆摩托车、20位村上义警和森林消防工作人员组成,今天上午10时从落箭村出发。”筠连县落箭村党委书记胡秀能说,该村离金坪村20公里,骑摩托车不到1个小时就能到达。
  在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8”山体滑坡灾害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还有几十名村民在此义务帮忙做饭。主动将房屋腾出来当厨房的户主说:“金坪村在家的人都过来帮忙了,不少人还拿出家里的香肠腊肉,总共有100多斤。此外,还有邻村、隔壁镇的村民也纷纷前来帮忙。”

安置
转移疏散360人
安置点能吃得饱睡得暖

  与此同时,筠连县也在妥善做好转移安置工作。
  2月9日一早,筠连县第二中学校安置点,被转移安置在此的群众正在吃早餐。食堂阿姨一边盛面条,一边对大家伙说:“不够再来加,要吃饱。”
  金坪村被转移安置过来的村民胡泽秀和老伴在这里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早餐。前一晚,她和老伴一起来到安置点。“8日晚吃的青椒肉丝、炒莲花白、酸菜,今天早晨吃的鸡蛋、馒头、面条。”她边吃边说。
  吃完饭,胡泽秀带着记者走进宿舍,指着床上说,“志愿者给我们发了三床被子,一床垫的,两床盖的,还有一件棉衣,很暖和。”
  “喜欢吃啥就舀啥。”中午12时,筠连县第二中学校安置点的食堂又开饭了,三荤三素,有回锅肉、炒肉丝、蒸蛋、炒南瓜丝等,群众排队有序领取餐盘,自行选择喜欢的菜品。该校老师罗顺均说,食堂准备了300多人的饭菜,菜品虽然不丰盛,但一定要让大家吃饱。
  目前,筠连县已累计安全转移疏散群众95户360人,将筠连县第二中学校设置为临时安置点,以户为单位安置41间162人。剩余群众通过投亲靠友,已得到妥善安置。
  同时,安置点设有安全巡逻、医疗服务、志愿服务、心理咨询、后勤保障、信息报送等服务,配备提供生活必需品等物资,24小时全时段供应食堂,并实时为安置点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热水、热饭。
  在科学组织抢险救灾、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的同时,当地还组织医务人员对临时安置点群众开展全覆盖摸排及心理疏导,全力做好群众心理安抚工作。
  雨时停时下,山体滑坡仍在持续,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救援人员正和时间赛跑,尽一切可能搜救失联人员。
  期待,生命的奇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黄晓庆 伍忠 陈远扬 杜卓滨 刘恪生 徐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