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社区发展和安全,构筑基层应对风险治理新格局,普陀区万里街道根据“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关于安全韧性城市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凝聚合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家门口”一站式服务,率先完成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样板和全市首家“心防科普馆”阵地建设,助力基层现代化建设治理“深耕细作”。
依托心理学介入和多元调解手段,万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心防工程”体系,在从“治事”到“治心”理念的指导下,2024年,中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7%。基于此,作为其核心要义的“解纷解忧工作法”获评2024年度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2025年,街道将在交暨和颐和华城2个居民区增设2处“解忧驿站”调解室,持续延伸“解忧解纷”服务触角,推动专业资源下沉。同时,强化万里无忧心理科普馆的科普效果和服务能力,潜移默化增强市民心理健康意识,多元推动矛盾化解。
一直以来,万里不断强化综治、公安、市场、城管、卫监、网格等力量的联勤联动,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进行常态化联合整治。其中,“平安屋”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风险隐患靠前处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结合的切入点。截至2025年1月,万里共设置9处平安屋,分布在居民区、园区、学校等场所,交暨193号和新村路661号的2处也将于年内与市民见面。在遇到“急、难、险”问题时,市民能一键呼叫派出所,在安全屋进行紧急避险,遍布辖区的明亮灯箱和显著警闪灯,为市民提供着全天候安全守护。
近年来,街道始终着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基础作用,确保平安万里建设在社会参与和群众支持的氛围中深化发展。同时,街道扎实推进“平安商户联盟”建设,今年,将把大华虎城商圈楼宇成纳入防范体系,明确商户权利义务,落实相关各方责任,努力打造“治安环境更为改善、经营活动更为规范、商圈治理更为精准”的良好局面,不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向纵深发展。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王宛艺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