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朗的种种表现,让很多人怒其不争,甚至不少人将其形容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大义”的典型。
强硬派总统莱西座机失事身亡;
到访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在其首都被暗杀;
黎巴嫩真主党领袖在其特使到之后被斩首;
几次对以色列报复雷声大雨点小;
选举选出了一位亲美总统,多次表现出一种近乎对美西方谄媚般、谋求和解和谈的态度.......
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伊朗这些自残式的妥协,并没有得到美国的回应,反而变本加厉,表现出不把伊朗抹平不罢休的态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斗争其实是最优解。伊朗人之所以如此表现,关键原因应该是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游移不定。他们不知道,美国三大“国师”,布热津斯基、亨廷顿、基辛格,其实都无一例外地把伊朗当作了谋求美帝世界霸权,江山永固的第一个,必须拿下的棋子。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赤裸裸的要求美国世界霸权路线图是伊朗—俄罗斯—中国。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从美西方文化核心基因“一神教”极端排外特性出发,早已经把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列为必须清除的对象。
基辛格,则从经济利益出发,把中东石油作为美国必须始终掌握控制权的关键,伊朗自然是重点攻略对象。
所以,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其实对于伊朗的定位已经很明确,就是要拿下,只不过采取的战术策略有差异罢了。
特朗普上台后,不鸟伊朗频频谈判妥协诉求,甚至在2月4日再次被污蔑“伊朗有暗杀特朗普计划”,被特朗普列为抹平对象,并恢复对伊朗展开“极限施压”行动后,近日伊朗媒体表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迹象。
如今天(2月9日) 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头版头条的评论是“任何与美国谈判的举动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结果”。在该评论中伊朗称“任何与美国谈判的行动都可能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独立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在之前一天,伊朗迈赫尔通讯社还专门发表一篇介绍利比亚卡扎菲,从与美斗争,到与妥协后很快命运悲惨的案例。这篇文章到今天,依然位列该媒体阅读量前十。
这篇总结文章中伊朗梳理:2003年利比亚卡扎菲与美国达成协议之前,都活得很好,利比亚发展也有声有色;在2003年与美国达成协议后,表面上美国为主的西方放松了对利比亚的制裁,可实际上为美西方渗透破坏创造了条件,原本滴水不漏,有着较强自我防护能力的卡扎菲,因为协议交出武器,最后仅仅8年就命丧黄泉,屈辱死去。
这其实是美西方一贯的伎俩。
伊朗这个时候认识到这一点,可以称得上亡羊补牢。从美西方一贯表现,特别是美国的表现看,他们嘴中的任何协议、承诺其实都不过是削弱对手的工具。一旦目标上当,就很快会把它端上餐桌。
对此,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中国,与美西方打交道时都应该保持清醒。必须始终牢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