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胜出车祸意外去世后,何家丽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她帮着妈妈和奶奶一起照看妹妹们,很快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爸爸工作的名额由谁来顶替。



原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应该轮到老四接班了。但是何家丽和妈妈、奶奶一商量,发现老五也到了工作的年龄,于是三人一合计,决定让老五刘小玲接爸爸何常胜的班。

老四何家欢在门口听到了三个人大声密谋,瞬间心里的火气值就拉满了,等到何家丽当着老四和老五的面宣布了这个决定时,老四当场就炸了,和老五吵打起来,说什么也不愿把这个机会给让出去。

何家丽的想法很简单,老四聪明老五傻,老四培养一下就能冲栋梁之材,老五却烂泥扶不上墙,自然是现成的工作机会留给老五,老四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好的。



可惜,大姐说得再多,老四都不明白,因为摆在她面前的,就只是家里人偏心老五,别的她啥也看不到。

何家欢在家里受了大委屈,然后跑到好朋友张秋林家去哭诉,张秋林也是与何家丽一样的意思,劝何家欢去考大学,说一考上大学你就能离开家了,距离独立工作也不远了。

何家欢听着没劲,觉得张秋林是站大姐和妈妈那一波的,就在这时候,张秋林打了个比喻,他说:“你换个思维,就好比说有一窝麻雀,有的小麻雀已经快被饿死了,有的却自己还能出去找点吃的,那你说这麻雀妈妈带着食物飞回来了,先给谁吃啊?”



小小的一个例子说出来,何家欢忽然就平息了愤怒与不甘,开始考虑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的事儿。从张秋林家里出来,何家欢跑去找大姐何家丽,听了姐夫张建国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自己考大学的想法,也向大姐袒露了心声。

从和老五吵得不可开交到平静接受家里的决定,何家欢用了很短的时间,而一切的转折都源于张秋林打的那个小比喻。

同样是考大学的话,为什么从何家丽嘴里说出来,老四觉得委屈,但是张秋林这么一解释,何家欢就想通了呢?



一切,只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何家欢为何一开始暴怒?因为她先听到了大姐和妈妈奶奶的悄悄话,觉得她们是在不经她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决定抛弃她而选择老五,根本不会想到这是家里人根据两个人不同的情况做出的决定。

当张秋林把何家姐妹的事儿用麻雀作比喻之后,何家欢跳出了当事人的角度,站在了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明白大姐三个人的一片良苦用心。

相比于能力平庸的老五,家人显然对自己是抱有很大期望的。而正如张秋林说的那样,一旦考上大学,也许会有另一条更好的出路摆在眼前,到时候眼界境界都不同了,还会在乎老家的这个工作吗?



何家欢是性子急,但是人很聪明,一点就通,经过张秋林的一番点拨,她瞬间又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张秋林的劝导做得很到位,也难怪何家欢待他不一样,虽然最后两人没有走到一起,但是这份知己的情分还是很难得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